那汉子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但警惕未减:“即便如此,你们也不能就这么进堡。需要搜身。”
陈望配合地举起双手,任由他们搜查。搜身的人很仔细,连鞋袜和行李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武器和可疑物品后,才向那汉子点了点头。
“跟我来吧。”那汉子示意他们跟上,“我是这个堡的堡主,姓赵。既然是从洛阳来的,应该知道些外面的消息。我们这里与世隔绝很久了。”
进入坞堡,陈望才看清里面的情况。堡内空间不大,挤着大约百来人,多是老弱妇孺,个个面黄肌瘦,但眼神中还保留着一丝生气。看到陌生人进来,他们都好奇地围拢过来。
赵堡主将他们带到堡中央的一处空地上,那里生着一堆篝火,火上架着一口大锅,煮着稀薄的粥。几个老人坐在火堆旁,目光浑浊地看着他们。
“坐吧。”赵堡主指了指地上的木桩,“说说吧,外面现在什么情况?洛阳……真的还在晋室手中吗?”
陈望和木鞮在火堆旁坐下,接过递来的热水。他斟酌着词语,将洛阳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包括皇帝的驾崩和朝局的混乱。当听到这些消息时,堡内众人都露出了震惊和悲痛的神色。
“果然……连京城都……”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喃喃道,浑浊的眼中流下泪来。
赵堡主沉默良久,才沉重地问道:“依你看,这天下……还有救吗?”
这个问题太过沉重,陈望不知该如何回答。他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在绝境中依然挣扎求生的人们,缓缓说道:“天下如何,非我所能知。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活下去,愿意守护这一方土地,希望就还在。”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下来。这时,一个妇人端来两碗稀粥,粥里只有寥寥数粒米,更多的是不知名的野菜。但在这种情况下,这已经是难得的款待了。
“吃吧,看你们也饿了。”赵堡主说,“今晚可以在这里住下,但明天必须离开。我们这里粮食有限,养不起外人。”
陈望理解地点点头。乱世之中,能有一个安全的栖身之所,已经是难得的幸运了。
当晚,他们被安排在一处简陋的棚屋里过夜。夜深人静时,陈望听到堡墙上传来巡逻的脚步声,以及远处隐约的狼嚎。这个小小的坞堡,就像怒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被战争的巨浪吞没。
第二天清晨,赵堡主送他们出堡时,塞给他们一小袋粟米:“路上小心。往北三十里有个山谷,听说那里聚集了一些难民,或许能找到歇脚的地方。但也要小心,这种时候,人比野兽更危险。”
陈望郑重道谢,带着木鞮再次踏上路途。走出很远回头望去,那个小小的坞堡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乱世中一个微弱的、却顽强闪烁的星火。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按照赵堡主指的方向前行。越是往北,景象越是荒凉。路上开始出现大队人马经过的痕迹——马蹄印、车辙,还有大规模厮杀后留下的痕迹。一些地方,土地都被染成了暗红色。
第三天下午,他们终于找到了赵堡主所说的那个山谷。谷口很隐蔽,但走近后就能闻到人烟的气息。然而,与之前那个坞堡不同,这里没有任何守卫,静得可怕。
陈望让木鞮在原地等待,自己小心地摸进山谷。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
山谷中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显然都是逃难到此的百姓。血迹已经干涸发黑,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和腐臭味。从痕迹看,这场屠杀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他在尸体中艰难地穿行,试图找到幸存者,但很快就绝望了——没有一个人生还。在一个临时搭建的草棚里,他发现了几具相互拥抱的孩童尸体,最大的不过十来岁,与木鞮相仿。
陈望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扶着棚柱干呕起来。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目睹如此惨状,还是超出了他的承受极限。
“阿兄!”木鞮的惊叫声从谷口传来。
陈望强忍不适,快步冲出山谷。只见谷外来了五六骑,马上的人穿着杂乱的皮甲,手持弯刀,正将木鞮围在中间。从装束和相貌看,这些人不是汉人,而是胡人骑兵!
为首的胡人骑兵看到从谷中冲出的陈望,咧嘴露出一口黄牙,用生硬的汉语怪笑道:“又来了一个送死的!”
陈望的心沉到谷底。他缓缓拔出铁刀,将木鞮护在身后。五个骑兵,他几乎没有胜算。但束手就擒只有死路一条。
“听着,”他低声对木鞮说,“我拖住他们,你往林子里跑,不要回头。”
木鞮紧紧抓着他的衣角,小脸惨白,却坚定地摇头。
胡人骑兵已经不耐烦,为首的呜哩哇啦喊了一声,五骑同时策马冲来!陈望握紧铁刀,准备拼死一搏——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一支利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穿了冲在最前面那个胡人的咽喉!胡人惨叫一声,栽下马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胡烽烟起:北望神州血与火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五胡烽烟起:北望神州血与火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