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林深,这个匣子,是这里的核心。
他走上前,仔细观察。匣子表面冰凉,触手细腻。他尝试着轻轻推动匣盖,纹丝不动。又尝试旋转、按压,都毫无反应。
“是不是需要钥匙?”沈瑶提醒道,她的目光落在林深手中那三把钥匙上。
林深心中一动,将三把钥匙依次靠近匣子,依旧没有任何反应。钥匙似乎与这个“归藏之地”并无直接关联。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匣子本身。它如此朴素,与周围布满符号的环境格格不入,反而更显特殊。母亲留下金属碎片指引至此,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打不开的匣子。
他回想起母亲笔记中的“归藏”,以及“归藏之印”代表的“宇宙循环和知识封藏”。难道,开启的方式,并非物理的钥匙,而是某种理解或共鸣?
他闭上眼睛,摒弃杂念,将手轻轻按在冰冷的青铜匣上,努力去感受,去回想“源眼”空间中那种与宏大规律共鸣的感觉,去体会母亲“明道”的遗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石室内静得可怕。沈瑶紧张地看着他,不敢打扰。
突然,林深感觉到掌心下的青铜匣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温热!同时,他脑海中仿佛闪过一些破碎的画面:星辰运转,四季更迭,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一种对时间流逝、对知识传承的明悟涌上心头。
“归藏不是埋葬,而是等待。”他无意识地喃喃低语。
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
“咔。”
一声轻响,从青铜匣内部传来。
匣盖,自动滑开了一道缝隙。
一股难以形容的、仿佛凝聚了千年智慧的气息,从缝隙中弥漫开来。
林深和沈瑶屏住呼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惊和期待。
林深深吸一口气,缓缓掀开了匣盖。
匣内没有金光闪闪的宝物,也没有恐怖的机关。只有两样东西:左边,是一块折叠得整整齐齐的、颜色发黄的白色丝绸;右边,则是一块巴掌大小、漆黑如墨、表面光滑如镜的扁平石头。
林深首先拿起那块丝绸,入手柔软细腻。他小心地展开,丝绸上用工整的朱砂小楷写满了字迹。那笔迹,他再熟悉不过——是母亲林婉的笔迹。
这竟然是一封母亲留下的信。
他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沈瑶也凑过来,借着石室中央的光球,一起看信上的内容。
“余至此,‘归藏’之地,方知先人之智,浩如烟海,深不可测。‘时序’之秘,仅为其一隅。‘守辰’之责,非锢非毁,而在传承与守望。然‘星门’之险,远超想象,非人力可控,强行开启,恐引时空崩乱之祸。吾辈所能为者,唯以‘心钥’明心见性,以‘归藏’之鉴警醒后人。匣中黑石,名为‘影鉴’,可映照人心执念,亦可见过往真实之碎片。慎用之。婉儿绝笔。”
信的内容不长,却信息量巨大。母亲果然到过这里,她明确指出“星门”极其危险,不能强行开启!而“归藏”的真正作用,是“鉴”,是警示后人。匣子里的黑色石头“影鉴”,竟然能映照人心和真实过往?
林深的心狂跳起来,他立刻拿起那块漆黑的石头。石头触手冰凉,表面光滑如镜,却照不出任何影像,只是一片纯粹的黑。
如何用?母亲说“慎用之”。
就在他试图理解“影鉴”用法时,沈瑶忽然指着展开的丝绸信纸的背面,低呼道:“看这里!”
林深将丝绸翻过来,只见信纸背面的右下角,用更小的字迹,画着一个简易的示意图:一个人手持黑石,面对另一人,旁边标注着“以心映心,以真破妄”。示意图下方,还有一行几乎难以辨认的小字:“陈其心已魔,不可信张其影双叠,慎近。”
陈队其心已魔,不可信!老张其影双叠,慎近!
母亲在最后,竟然直接点明了陈队和老张的危险性。尤其是老张,“其影双叠”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指他表里不一,有双重身份或人格?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让林深和沈瑶遍体生寒。母亲在多年前就已经看穿了这两人的本质。
然而,还没等他们消化这个惊人的信息,石室外那条漫长的甬道深处,突然传来了隐约的、沉重的脚步声。不止一个人,还有金属摩擦地面的声音。
有人进来了,而且不是从他们来的方向。这个“归藏之地”,还有别的入口。
脚步声越来越近,伴随着模糊的对话声,其中一个声音冰冷沉稳,另一个则带着压抑的兴奋和喘息。
是老张和陈队,他们竟然也找到了这里。而且听起来,他们似乎是一起进来的?
林深和沈瑶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刚刚得知两人的真面目,对方就已然逼近。在这绝地的图书馆中,他们无处可逃。
林深下意识地紧紧握住了手中那块冰冷的“影鉴”黑石。母亲留下的最后武器,会是对抗这两个“魔影”的关键吗?
脚步声已在石室门外。
喜欢十二生肖密案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十二生肖密案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