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夏,关东联军与董卓大军僵持于虎牢关一线,战事胶着,整个中原的目光都被吸引在这条烽火连天的防线上。而在主战场的侧翼,偃师城这座新近崛起的势力,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扩散至更远的地方。
这一日,偃师郡守府外来了位不速之客。来人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身形略显单薄,面容带着几分酒色过度的苍白,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能洞穿人心。他递上的名刺只有简简单单四个字——“颍川郭嘉”。
“郭奉孝?”陆炎闻报,心中剧震。这位在原本历史轨迹中辅佐曹操奠定北方的“鬼才”,算无遗策,堪称三国顶级谋士。他此时不应在颍川隐居,静待明主吗?为何会主动来到这危机四伏的偃师?
“大开中门,请!”陆炎压下心中波澜,整理衣冠,亲自出迎。无论郭嘉来意如何,此等人物,必须给予最高礼遇。
堂内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茶水。郭嘉举止从容,甚至带着几分名士的疏狂,他毫不避讳地打量着陆炎,目光在陆炎身上停留片刻,又扫过堂内悬挂的简陋舆图,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郭某山野闲人,素闻将军威名。芒砀山阻吕布之锋,偃师城破牛辅之众,可谓勇冠河南。然……”他话锋一转,端起茶杯轻呷一口,“观将军治偃师,屯田兴利,招贤纳士,约束军纪,所图恐怕不止于做一个割据自守的武夫吧?”
陆炎神色不变,心中却暗赞郭嘉眼光毒辣。他平静回应:“天下崩乱,生灵涂炭。陆某侥幸据守偃师,不过是想让追随我的将士百姓有条活路,安敢有非分之想?奉孝先生远道而来,莫非是特意来考校陆某的志向?”
郭嘉放下茶杯,轻笑摇头:“将军过谦了。董卓倒行逆施,天人共愤,关东诸侯兴兵讨伐,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异心。袁本初色厉内荏,好谋无断;曹孟德虽有雄略,然根基浅薄;余者更是碌碌之辈。联军顿足虎牢,空耗钱粮,败亡之兆已显。”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偃师的位置:“而将军您,恰好处在一个微妙之地。东望关东群雄,西慑董卓腹心,卡在南北通衢之要冲。进,可威胁洛阳侧翼,动摇董卓根本;退,则关东诸侯后方难安。您握着的,不是一座孤城,而是撬动天下大势的一根杠杆。此非求存,实乃持天下之权柄也!”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陆炎:“然,权柄亦是催命符。董卓视您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关东诸侯,谁又愿意看到第二个董卓在身边崛起?将军如今看似风光,实则身处火山口,四方皆敌,八面受风。嘉此来,便是想亲眼看一看,将军欲如何解开这必死之局?”
郭嘉一番剖析,将陆炎面临的战略困境赤裸裸地揭开,言辞犀利,直指核心。
陆炎心中凛然,知道在郭嘉这等智者面前,任何虚言掩饰都是徒劳。他沉吟片刻,反问道:“既如此,以奉孝先生之见,陆某当如何破局?”
郭嘉并不直接回答,反而踱步回到座位,悠然道:“嘉来时,见城外阡陌纵横,禾苗青翠,士卒操演阵法,号令严明,将军似有长期经营,徐图大业之志。然,偃师地狭民寡,纵有良政,终非王霸之基。敢问将军,是欲效仿高祖,先定关中,再图天下?还是欲学光武,经营河北,以南制北?”
这是在探寻陆炎未来的根本战略方向了。
陆炎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洛阳、兖州、豫州,声音沉稳而清晰:“高祖、光武之路,乃时势造就,后人岂能刻舟求剑?董卓暴虐,其败必矣,然西凉军悍勇,败而不亡,必成流寇,祸乱四方。关东诸侯,貌合神离,兼并之势已成。天下大乱,非董卓一隅之祸。”
他的手指重点落在兖州、豫州北部及司隶东部这一片区域:“此地,乃中原腹心,四战之地,亦为粮帛丰饶之所,民风劲悍,实乃英雄用武之地。然如今诸侯林立,权柄分散。”
他转身,目光坦诚地迎向郭嘉:“陆某不才,无意空谈扫平六合。眼下之策,唯有‘固本’与‘待时’。固本者,内修甲兵,外积粮秣,广揽贤才,使我偃师根基深厚,令四方不敢小觑。待时者,”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董卓与关东,关东与关东,其间隙隙,岂无文章可做?若能善加利用,使其互相牵制,彼此消耗,则我偃师之困自解,或可于夹缝中觅得一线生机,乃至……火中取栗。”
他没有具体阐述如何“用间”,但这模糊而极具侵略性的战略构想,却正合郭嘉这种善于奇谋、不循常理之人的脾胃。
郭嘉眼中异彩连连,抚掌笑道:“妙!不滞于物,不拘于古,洞察时弊,直指关键!将军果然非常人也!然,‘固本’需脚踏实地,‘待时’更需明察秋毫。非对天下大势、各方人物心思了如指掌者,不能为之。”他话锋再次一转,“将军可知,近日颍川、陈留一带,颇不宁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