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陈午忍不住赞道,“此计可谓一石三鸟!既削弱了袁术,又消耗了孙氏旧部,更让我军出师有名,还能借此整合汝南势力!”
赵云也豁然开朗:“如此一来,我军既能得汝南之地,又能最大程度保存实力,应对后续之变!”
陆炎心中赞叹,郭嘉的眼光总是如此毒辣而长远。他沉声道:“奉孝此策,深合我意。文渊,与孙贲部的秘密接触,由你全权负责,务必谨慎,挑选可靠之人,条件可以慢慢谈,但底线必须守住!”
“属下明白!”陈午肃然领命。
“子龙,”陆炎看向赵云,“各营冬季练兵不可松懈,尤其是山地、河网地形的作战演练,要加大力度!粮草军械,务必储备充足!”
“末将领命!”赵云慨然应诺。
战略方向既定,整个冬季,陆炎集团如同一台沉默而高效的机器,按照郭嘉规划的蓝图,全力运转。
军事上, 赵云的练兵更加具有针对性。他根据汝南多丘陵、河渠的地貌特点,着重训练部队的机动、穿插、伏击能力。陆炎亲自指导的“影卫”和部分精锐小队,则开始进行敌后渗透、破坏、策反等特种作战科目的强化训练。匠作曹在王胡子的带领下,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改进型的全身札甲,虽然产量有限,但优先装备给了赵云的主力营,使得这支核心力量的防护力再上一个台阶。
内政上, 颍川的根基进一步夯实。《田亩令》的权威已然确立,赋税征收顺利,府库日益充盈。徐逸和荀谌配合默契,一个负责具体政务推行,一个负责联络士林、稳定人心,使得颍川内部呈现出汉末罕见的吏治清明、民生安定的景象。“明经院”与“格物院”的第一批学子也已学成毕业,经过考核,大部分被充实到郡县各级官府中,带来了新的活力,也逐步改变了官僚队伍的构成。
外交与情报层面, 陈午的察情曹成果丰硕。与孙贲的秘密联络渠道成功建立,经过数轮讨价还价,在陆炎承诺提供一批急需的粮食和箭簇,并默许其家眷可秘密迁入颍川后,处境艰难的孙贲,态度明显软化,虽未正式答应归附,但已默许偃师的“顾问”进入其军中,并开始按照偃师军的操典,整训部分部队。与此同时,大量关于曹操、袁绍、袁术乃至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的情报,被源源不断地送回阳翟,由郭嘉亲自分析研判。
这个冬天,陆炎过得异常充实。他白天处理政务,视察军营、工坊、学堂,晚上则与郭嘉挑灯夜谈,纵论天下大势,推演未来各种可能性。郭嘉那浩瀚如海的学识、洞悉人性的智慧以及对战略时局那近乎妖孽的敏锐直觉,让陆炎受益匪浅,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决心。
然而,平静之下,亦有隐忧。
一日,陆炎与郭嘉在校场观看新军操演,看着那些在寒风中挥汗如雨、士气高昂的年轻面孔,陆炎忽然问道:“奉孝,我观曹操行事,其志非小,用人之明,不在我之下。来日,必是劲敌。如今他亦在大力屯田招贤,我等虽有颍川之利,然兖州地大物博,若任其发展,恐养虎为患。”
郭嘉拢了拢衣袖,呵出一口白气,淡然道:“主公所虑,正是关键。曹操,世之枭雄也。然,其亦有致命弱点。”
“哦?愿闻其详。”
“其一,根基未固。”郭嘉分析道,“曹操虽得兖州,然其内郡守未必真心归附,地方豪强盘踞,更有吕布这等猛虎在侧(此时吕布已投奔张邈,对曹操构成威胁)。其势看似蓬勃,实则内里隐忧重重,一旦受挫,极易崩盘。”
“其二,树敌过多。”郭嘉继续道,“曹操欲成大事,北有袁绍,东有陶谦、吕布,南有袁术、刘表,西……还有我等。其四面皆敌,难以全力向一方发展。此正为我等机遇。”
“其三,”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曹操性格,多疑而重实利。只要我等展示出足够的实力,让其觉得攻打我颍川代价过高,得不偿失,他便会将矛头转向其他更‘软弱’的目标,譬如徐州的陶谦,或是内部的吕布。我等正可借此间隙,壮大自身。”
陆炎点头,郭嘉对曹操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如此说来,当前对曹之策,依旧是‘保持压力,避免决战,引其祸水东引’?”
“正是。”郭嘉颔首,“甚至,在某些时候,我等还可‘帮’他一把。”
陆炎先是一怔,随即明白了郭嘉的言外之意,那是更为深远的谋划了。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当初平三年的春风再次拂过颍川大地时,这里的景象已与一年前截然不同。田野里春耕有序,道路上商旅往来,城池坚固,军容鼎盛。一股蓬勃的、自信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生长。
军机堂内,陆炎与郭嘉再次站在沙盘前。
陈午送来最新情报:汝南方面,孙贲与桥蕤的矛盾已无法调和,桥蕤在得到袁术增兵后,正准备对孙贲盘踞的平舆、上蔡一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孙贲的求援信使,已秘密抵达阳翟。
“奉孝,东风……似乎要来了。”陆炎看着沙盘上代表汝南的区域,轻声道。
郭嘉羽扇轻摇,脸上露出了运筹帷幄的笑容:“主公,龙潜于渊,久矣。今风云已动,正当乘风而起,直上九霄!是时候,让这天下,再听一听我颍川的龙吟了!”
喜欢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