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炎立刻明白了郭嘉的深意:“奉孝是欲以援徐之名,行渗透之实?将势力触角,先行伸入徐州?”
“主公英明!”郭嘉抚掌笑道,“陶谦如今火烧眉毛,只要能延缓曹操攻势,些许土地,他岂会吝啬?我军一旦在此站稳脚跟,名义上是助其防曹,实则将此区域纳入掌控。待曹操与陶谦两败俱伤,或陶谦彻底败亡之际,我军便可据此为跳板,或联合残余徐州势力共抗曹操,或……顺势接管这些地盘!如此,既得了实利,又避免了与曹操主力过早决战,更赢得了‘仗义援手’的美名!”
“妙!太妙了!”陈午忍不住赞叹,“军师此计,可谓将‘趁火打劫’四字,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赵云也心悦诚服:“如此一来,主动权尽在我手,可进可退!”
陆炎心中豁然开朗,郭嘉的谋划,再次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和精准的利益算计。这已不仅仅是军事策略,更是深谙人性、洞察时局的政治艺术。
“便依奉孝之策!”陆炎断然下令,“友若(荀谌)留守阳翟,总揽后方;元直(徐逸)负责与新得各郡政务衔接,安抚地方;文渊(陈午)密切监视曹操、袁术、袁绍、刘表等各方动向,尤其是徐州战况,一日一报!”
“伯阳(孙贲),着你率汝南营及子龙拨付的两千兵马,即日南下,兵逼平舆,声势务求浩大!”
“子龙,由你亲自率领五千精锐,进驻陈郡与徐州交界处,做出东进姿态,等待陶谦使者及我的下一步命令!”
“我与奉孝,坐镇上蔡,总揽全局,静待那‘持弹弓’的最佳时机!”
“诺!”众将轰然应命,各司其职,迅速行动起来。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几乎完全在郭嘉的预料之中。
曹操大军在徐州势如破竹,连克数城,兵锋直指彭城。陶谦困守郯县,惶惶不可终日,果然如郭嘉所料,向四方派出求援使者。前往颍川的使者,带着陶谦的亲笔信和满满的“诚意”——承诺只要陆炎出兵,钱粮土地,皆可商量——日夜兼程赶到了上蔡。
陆炎依计行事,慷慨激昂地接见了使者,痛斥曹操,满口答应出兵相助,并立刻发布了讨曹檄文。同时,他提出了“借地驻兵、就近支援”的要求。焦头烂额的陶谦,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几乎未加思索,便同意了陆炎的要求,将彭城国西北的傅阳、武原等数城,划为陆炎军的“驻防区”。
与此同时,孙贲率军南下,旌旗招展,鼓噪而进。本就因桥蕤新败而士气低落的汝南袁术军,见陆炎“援徐”大军南下,以为其要全力进攻汝南,更是惊恐万分。桥蕤收缩兵力,放弃了汝南中部大片区域,集中固守平舆、新蔡等核心城池。孙贲兵不血刃,收复(或者说占领)了大量城镇,将实际控制线大大向南推进,兵锋直抵平舆城下,彻底隔绝了袁术从汝南直接北上干预的可能。
而赵云率领的五千精锐,则以“援徐先锋”的名义,大张旗鼓地开进了徐州北部傅阳、武原等地。当地官员百姓见是前来“助战”的友军,且军纪严明,并未骚扰地方,反而提供了些许安全感,并未产生太大抵触。赵云迅速接管城防,布置防线,俨然将这片区域经营成了偃师军在徐州的前进基地。
整个中原的视线,都被吸引到了徐州惨烈的攻防战上。曹操猛攻彭城,陶谦苦苦支撑。而陆炎,则巧妙地游走在战争的边缘,一边高声谴责曹操,一边默默地消化着汝南的战果,并将手稳稳地伸进了徐州的门户。
他站在上蔡城头,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烽火连天的徐州,也落在了东方那个正在奋力搏杀的枭雄背影上。
“奉孝,你说这黄雀之后,是否还有持弹弓的童子?”陆炎忽然问道。
郭嘉微微一笑,语带玄机:“天下如棋,人人皆以为自己是执子者。然,孰知是否还有观棋之人?主公,我等只需做好自己这‘黄雀’,静待螳螂力竭,便是矣。至于更高处的目光……待我辈势成,自然便能看见。”
喜欢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