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三等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巷尾后,王临紧绷的神经才骤然松弛——胸口的刺痛再次翻涌,眼前阵阵发黑,原身被撞后的伤势,在对峙时的那股劲散去后,终于彻底显露。他扶着窗台缓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压下眩晕感,转身便对上忠伯焦急的目光。
“少爷!您脸色怎么这么白?是不是又疼了?”忠伯连忙上前扶住他,粗糙的手掌抚上王临额头,触到一片冰凉冷汗时,声音都发了颤,“都怪老奴没用,让您受了这么大罪……”
“没事,只是有点累。”王临摆摆手,借着忠伯的力气慢慢挪回床边,注意力立刻转向对方的伤,“先不说我,你胸口的伤怎么样?刚才周老三踢你的那一脚,可不轻。”
忠伯下意识捂了捂左胸,脸上闪过一丝痛苦,却还是强撑着笑:“老奴皮糙肉厚,这点伤不算啥。倒是少爷您,撞了柱子还硬撑着跟人理论,可不能再逞强了。”
王临哪会信这话。刚才周老三那一脚又狠又准,忠伯当时就闷哼出声,嘴角还渗了血,显然是这几天一直强忍着疼。他掀开被子坐起身,沉声道:“把上衣脱了,我看看你的伤。”
“这……不用了少爷,老奴自己敷点草药就好。”忠伯有些局促地往后缩了缩——身上衣服本就破旧,脱了上衣,满身老伤新伤都会露出来,他怕让王临看着难受。
“听话。”王临语气不容置疑,伸手扶住忠伯的胳膊,话里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你要是伤重垮了,咱们这个家,就真撑不下去了。”
忠伯看着王临坚定的眼神,眼眶一热,终是不再推辞。他慢慢解开衣襟,干瘦的胸膛上,左胸靠近肋骨的位置一片青紫,肿得老高,甚至能看到清晰的鞋印,边缘还泛着淡淡的黑紫色——显然是伤后没妥善处理,已经有发炎的迹象。
王临眉头瞬间拧成疙瘩。他虽不是专业医生,但研究古代医疗史时学过基础急救,一眼就看出这伤绝不是“敷点草药”能好的:肋骨十有八九裂了,再任由炎症扩散,轻则高烧不退,重则可能引发肺脓肿,在这缺医少药的隋末,简直是不治之症。
“怎么不早说?”王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责备,伸手轻轻碰了碰伤口周围的皮肤,“这里疼吗?呼吸的时候有没有牵扯着疼?”
“疼……尤其是晚上躺下,喘口气都费劲。”忠伯老实答道,额角因触碰渗出细密冷汗,却强忍着没哼出声,“家里的草药早就用完了,想着能撑一天是一天,没敢跟您说……”
王临心里一阵发酸。忠伯跟着王家几十年,忠心耿耿,如今王家落难,还是处处替自己着想。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沉声道:“必须尽快处理,不然会出大事。你等着,我去弄点东西来。”
他走到墙角,翻找原主父亲留下的旧木箱——里面大多是破旧衣物和书籍,找了半天,才寻到一块两指厚、一尺长的薄书板(刚好能当夹板),又从箱底翻出原主唯一一件没怎么破的粗布里衣。王临咬咬牙,将衣服撕成几条三寸宽的布条,再找来家里仅有的陶锅,倒上井水架在土灶上烧。
“少爷,您这是要做啥?”忠伯坐在床边,看着他忙前忙后,满脸疑惑——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处理外伤的。
“给你固定肋骨,清洁伤口。”王临一边添柴一边解释,“你的肋骨可能裂了,得用夹板固定,不然一动就移位,好得更慢;井水煮沸能消毒,用开水烫过的布条擦伤口,能防止发炎。”
忠伯听得一头雾水,却还是点头:“少爷您懂的多,老奴听您的。”
很快水就烧开了。王临用木棍夹着布条煮了片刻,捞出来拧干晾到温热,才端着陶锅进屋。他先让忠伯躺下,用温热的布条轻轻擦拭伤口周围,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易碎品。忠伯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眼眶却悄悄红了——自从老爷去世,就再没人这么细致地照顾过他。
擦干净伤口后,王临把薄木板垫在忠伯伤侧,用布条一圈圈缠紧,松紧度刚好能固定木板,又不勒得影响呼吸。全程他都盯着忠伯的表情,只要对方皱眉,就放慢动作调整布条。
“好了,这样就好多了。”王临直起身时,后背已被汗水浸湿——原身本就虚弱,这一番折腾更耗力气。
忠伯试着动了动,牵扯肋骨的痛感果然减轻不少,忍不住感叹:“少爷您这法子真管用!比敷草药好多了。”
“这只是暂时的。”王临坐在床边,神色没放松,“没有消炎的草药,伤口还是会发炎。咱们得尽快找草药,不然治标不治本。”
提到草药,忠伯脸色又沉了:“可家里早没草药了,药铺买药得花钱……咱们现在身无分文,哪有钱啊?”
王临也沉默了。他摸遍口袋空空如也——原主父亲去世后,钱财早被赵虎以“充公”名义搜刮干净。他突然想起原主的记忆:母亲临终前,曾把一块陪嫁玉佩藏在床板下的暗格里,那是王家如今唯一值钱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隋末,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隋末,君临天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