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个成功的范本,小厨房里的丫鬟们信心大增,手脚也越发麻利起来。
她们照着沈灵珂的方子,接连又赶制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巴斯克蛋糕。
除此之外,沈灵珂还让她们另外准备了寓意团团圆圆的糯米红糖小圆子和芝麻馅的汤圆,以备晚宴之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首辅府的正厅荣安堂内,早已是灯火辉煌,暖意融融。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角落里燃着手臂粗的龙涎香,满室馨香。
随着下人一声声的通传,谢家的各房人马,陆陆续续的到了。
最先到的,是二房的二老爷谢文博和二夫人钱氏,他们带着一双儿女来着,到前院,二老爷和儿子去了谢怀瑾书房,钱氏则带着十四女儿谢雨瑶,满面春风的走了进来。
紧接着,是三房的三夫人周氏。因三老爷外放任职,只带了两个尚年幼的女儿谢雨欣和谢雨晴前来。
众人相互见礼,说说笑笑,气氛很是和睦。
只是,当他们的目光扫过荣安堂时,眼中都忍不住露出一丝惊讶。
这厅堂还是那个厅堂,感觉却焕然一新。
桌椅的摆放,盆景的朝向,甚至连墙上挂着的字画,都经过了精心的调整,处处都透着一股雅致和谐的韵味。
最让他们惊奇的,是那餐桌上,每个人的席位前,都摆着一个精致的骨瓷小碟,碟中用酱菜拼出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迎春花,旁边还附有一张红纸,用一手娟秀的小楷,写着座位主人的名字。
这可真是新奇!
这种于细节处见真章的巧思,让这些过惯了富贵日子的谢家人,都感到眼前一亮。
“大侄媳妇这心思,可真巧。”二夫人钱氏看着那小小的名牌,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三分真心,七分试探。
她本以为,这位刚嫁进来的新妇,不过是个徒有美貌的病秧子,能安分守己就算不错了。
却不想,这才短短月余,竟能将这死气沉沉的府邸,打理得如此有声有色。
三夫人周氏只是温柔的笑着,目光中满是善意:“是啊,怀瑾好福气。”
就在这时,随着门外一声“老祖宗到——”,整个厅堂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连忙起身,恭敬的垂手侍立。
只见一个身穿暗紫色福寿纹锦袍,满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在几个丫鬟的簇拥下,缓缓的走了进来。
她便是谢家的主心骨,谢怀瑾的亲祖母。
老太太的目光锐利的扫过全场,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最后落在了沈灵珂的身上。
沈灵珂上前一步,盈盈一拜,声音柔顺。
“孙媳,给老祖宗请安。”
“嗯。”老太太淡淡的应了一声,由着沈灵珂扶她到主位上坐下。
她没有多言,只是那双阅尽千帆的眼睛,却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四周。
她能感觉到,这个家,变了。
自从大儿子大儿媳离世,前头的孙媳妇又病故之后,这座府邸就没了生气,只剩下一具空荡荡的冰冷躯壳。
可今天,这里又重新有了人气。
那是一种鲜活的、温暖的,充满了烟火气的味道。
老太太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她对这个新来的孙媳妇,是越发满意了。
恰在此时,门外又是一阵喧哗。
谢怀瑾和二叔谢文博,以及一众谢家的半大小子们,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他们齐齐跪倒在地,给老祖宗行跪拜大礼。
“孙儿(儿子、孙子)给老祖宗请安!祝老祖宗福寿安康!”
洪亮的声音,在厅堂内回荡。
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她抬了抬手,声音里带着喜悦。
“都起来吧,都起来吧!一家人,不必多礼。”
——
“开席!”
随着老祖宗一声令下,这场除夕夜宴,正式拉开了帷幕。
男女分席,长幼有序。
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如流水般被端了上来。
佛跳墙、烩海参、八宝鸭、蟹粉狮子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众人一边品尝,一边不住的赞叹。
这些菜式,许多都是府里的旧例,但不知为何,今日吃起来,味道却格外鲜美,口感也更胜往昔。
尤其是那道糯米红糖小圆子,甜而不腻,软糯弹牙,里面还别出心裁的加了些许桂花,清香扑鼻,让女眷和孩子们都爱不释口。
一顿饭下来,人人脸上都挂着笑,气氛好不热闹。
酒足饭饱,众人以为宴席即将结束时,却见沈灵珂对身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片刻后,几个丫鬟捧着数个巨大的白玉盘,缓缓的走了上来。
玉盘上,盖着银质的盖子,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大嫂,这……还有新菜式?”二房的女儿谢雨瑶,性子活泼,忍不住开口问道。
沈灵珂但笑不语,亲自走上前,将其中一个盘子的盖子,轻轻揭开。
霎时间,一股浓郁奇特的奶香,混合着一丝焦糖的香气,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继室在上:用黛玉文学钓系首辅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继室在上:用黛玉文学钓系首辅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