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冰封瓶颈期的暖潮与心澜
地球冰河时代的格局愈发稳固,全球范围内的酷寒已成常态。卫星传回的影像里,白色冰原如凝固的巨浪蔓延至天际,曾经的大陆轮廓被厚重冰层覆盖得模糊难辨,唯有七色彩虹群岛所在的区域,如一块镶嵌在白玉上的翡翠,始终涌动着生命的暖意。牧林星海集团气象部门经过持续观测确认,地球已进入冰河时代的长期瓶颈期,未来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全球气候都将维持在这一稳定的严寒状态。
对七色彩虹群岛而言,这场漫长的瓶颈期并未带来丝毫影响。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依旧沐浴在热带气候的温润中,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郁郁葱葱的植被上,海风裹挟着草木与海水的清新气息吹拂着每一寸土地。顾牧站在彩虹岛的海滨观测点,望着澄澈的海面波光粼粼,心中满是安定。既然群岛的神秘屏障能抵御全球冰封的侵袭,那便只需沉下心来稳步发展,在这漫长的地球重置期里,守护好人类的火种。
产业发展的重心依旧围绕着民生与人口增长展开。水产养殖领域迎来了新的突破,第一岛链周边海域曾被神秘力量聚集而来的鱼群,经过数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已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态环境,开始向第二岛链周围的海域分散。顾牧当即下令,在两岛链之间的广阔水域开展大规模散养计划,投放数千万尾鱼苗,涵盖了数十种适应当地海域的经济鱼类与贝类。
“按照目前的生长速度,半年后第一批成鱼就能捕捞上市,届时居民的餐桌将更加丰富,蛋白质供应也能进一步保障。”水产养殖部门的负责人在汇报时难掩兴奋,“我们还在第二岛链新建了十座现代化的水产品加工厂,从捕捞、加工到储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顾牧满意地点头,目光扫过报告上的各项数据。人口已突破五百万大关,农业、工业、畜牧业齐头并进,物资储备充足,基础设施完善,人类火种的延续已无后顾之忧。而他心中另一桩“大事”,也在他和程一琳的默契“谋划”下,悄然酝酿着变化。
自八号岛科研基地扩建项目启动以来,顾瑶与程一峰的接触愈发频繁。起初,两人确实只是专注于工作,顾瑶带着规划团队勘测地形、制定方案,程一峰则从科研需求出发,提供专业建议,两人配合得严谨而高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渐渐泛起了涟漪。
那是一个雨后的清晨,顾瑶带着团队在八号岛北部的山地考察,计划在这里修建一座新的科研实验楼。山路因雨水冲刷变得泥泞湿滑,走到一处陡坡时,顾瑶脚下一滑,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就在她惊呼出声的瞬间,身旁的程一峰眼疾手快,伸手稳稳地扶住了她的胳膊。
“小心点。”程一峰的声音温和,掌心传来的力量沉稳而可靠。
顾瑶稳住身形,脸颊微微发烫,连忙抽回手道谢:“谢谢你,程总监。”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沾满泥点的裤脚,有些窘迫地笑了笑,“刚才没注意脚下。”
程一峰没有多言,只是弯腰从旁边的灌木丛中折下一根粗壮的树枝,递了过去:“拿着当拐杖吧,会安全些。”
那根树枝被削去了多余的枝桠,握在手里粗细适中。顾瑶握着树枝继续前行,心中却莫名有些异样。过去与前任相处时,对方总是显得强势而自我,从未有过这般细致入微的关怀。程一峰的举动没有丝毫刻意,却像一股暖流,悄悄淌过她冰封已久的心河。
类似的小事在日常相处中不断发生。顾瑶经常因为专注于规划图纸而忘记吃饭,程一峰会默默让食堂留一份热饭,在她忙碌间隙递到桌上;科研基地的夜晚有些寒凉,顾瑶加班到深夜时,程一峰会顺手将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只说“夜深了,别着凉”;两人讨论方案产生分歧时,程一峰从不会像前任那样据理力争,而是耐心倾听她的想法,再平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总能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程一峰的温和与包容,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一点点融化着顾瑶心中的坚冰。她开始发现,这个平日里埋首科研的“书呆子”,其实有着细腻的心思和可靠的肩膀。他话不多,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持;他不善言辞,却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而在程一峰眼中,顾瑶也渐渐褪去了“强势女强人”的标签。他看到她为了优化规划方案,熬夜查阅资料时疲惫的眼神;看到她为了保护岛上的珍稀植被,与工程队据理力争时坚定的模样;看到她偶尔卸下防备,谈及岛上孩子们的未来时,眼中闪烁的温柔光芒。
程一峰从未对谁动过心,他的世界里原本只有科研数据与实验成果。但顾瑶的出现,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单调的生活。他开始期待与她讨论工作,期待在食堂与她偶遇,期待在傍晚的海边与她并肩散步,哪怕只是沉默地走着,也觉得内心安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荒岛求生丶现代鲁滨孙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荒岛求生丶现代鲁滨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