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平稳降落在跑道,舷窗外是熟悉的城市天际线。CERN之行的兴奋感还在血管里微微嗡鸣,那份来自国际顶尖科学圣地的认可,像一枚滚烫的徽章,烙印在林墨的心头。他关闭了手机的飞行模式,准备给苏晚晴发个报平安的消息。
然而,手机在连接网络的瞬间,如同被投入沸水的鱼,疯狂地震动起来,屏幕上瞬间被未接来电和应用程序的推送通知淹没。
最刺眼的是编辑青果那几十个未接来电,以及QQ对话框里那一片绝望的红色感叹号。
【青果】:“北辰巨!您可算回来了!出大事了!!”
【青果】:“(深扒‘北辰’真面目:《三体》核心设定疑为剽窃高中同学创意!)”
【青果】:“爆料人自称是您高中同学王珂,贴了手稿照片!时间戳在您发书前!”
【青果】:“‘黑暗森林’是抄的?!现在全网都炸了!话题已经冲到热搜前三了!”
【青果】:“接电话啊大佬!这次不一样,对方有水军下场,节奏带得飞起!”】
林墨脸上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冷静。他点开那个链接,一篇精心炮制的长文跳了出来。文章作者“求知者王珂”用一种悲愤交织的口吻,叙述了自己与林墨曾是高中科幻社好友,经常一起探讨创意。他声称自己早在高中时就构想了“文明间因猜忌而陷入危险平衡”的核心点子,并记录在私人手稿中,曾与林墨分享。而林墨成名后创作的《三体》,其灵魂“黑暗森林”法则,正是剽窃并深化了他的原始构想。
文章下方,附上了几张模糊的笔记本照片。纸张泛黄,字迹稚嫩,确实写着一些如“宇宙像森林,文明不能暴露”、“技术爆炸可能导致文明地位逆转”等零散句子。最关键的是,照片边缘刻意露出了一个电子日期戳,显示时间远在《三体》发布之前。
评论区早已沦为战场。
“实锤了!时间戳做不了假!没想到北辰是这样的人!”
“我说嘛,一个高中生怎么能想出这么牛逼的理论,原来是抄的!”
“脱粉了!恶心!把我们的感动和敬佩还回来!”
“等等看北辰怎么回应吧,几张模糊照片能说明什么?”
“水军滚粗!北辰需要抄他?看看《朝闻道》《明朝》的格局!”
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但质疑的声浪明显占了上风。这一次,对方抓住了“时间戳”这个看似无可辩驳的证据,攻击直指他成就的基石。
“怎么了?”苏晚晴轻柔的声音传来,她刚取完行李,看到林墨僵立在原地,脸色冷峻,便快步走了过来。
林墨将手机递给她,没有说话。苏晚晴快速浏览着,她的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也从疑惑变成了锐利。她看得比林墨更仔细,甚至放大了那几张手稿照片,审视着每一个细节。
“王珂……我记得他。”苏晚晴抬起头,语气肯定,“高三那次市级科幻征文,他得了二等奖,作品就是关于宇宙文明冲突的,但思想很稚嫩,和这些手稿水平吻合。他当时对你……似乎有些不服气。”
林墨点了点头,记忆的闸门打开。王珂,一个有些才气但更显偏执的同学,确实曾和他讨论过类似想法,但仅限于“宇宙很危险”这种笼统的层面。所谓的“分享手稿”,或许只是在某次闲聊时,对方炫耀般地给他瞥过几眼。
“手稿可能是真的,”林墨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但‘黑暗森林’,绝不是他的。这背后有人。”
他话音刚落,手机再次尖锐地响起,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林墨与苏晚晴对视一眼,按下了接听键和免提。
“喂,您好,是林墨同学吗?”一个带着职业性热情的男声传来,“我是《星海科幻》杂志的编辑部主任,赵斌。恭喜您刚从CERN载誉归来啊!”
《星海科幻》?林墨记得这个名字,一家以捕风捉影、热衷炒作闻名的二流科幻杂志,当初他投稿《朝闻道》时还被他们以“缺乏商业价值”为由退过稿。
“有事?”林墨的语气听不出情绪。
“是这样的,”赵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我们杂志社呢,最近非常关注关于科幻创作伦理的讨论。巧合的是,我们刚刚收到了一份非常有意思的投稿,正是关于‘黑暗森林’理论雏形的探讨,作者就是您的高中同学王珂。我们觉得,这对于理清真相,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很有意义。不知道林墨同学您,有没有兴趣在我们最新一期杂志上,做一个公开的回应?或者……我们可以为您安排一个专访,您也可以借此机会,好好‘澄清’一下嘛。”
时机抓得如此精准,他刚下飞机,媒体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还是这家有过节的杂志。这绝不是巧合。一股冰冷的怒意从林墨心底升起,这不是简单的蹭热度,这是一场策划好的狙击。对方的目的,不仅仅是泼脏水,更是要趁他立足未稳,借机踩着他和《三体》的热度上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说我写的是网文?请叫我文明瑰宝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说我写的是网文?请叫我文明瑰宝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