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姨母也赶了过来,见到惠娘就激动地冲上来喊“大姐”,接着又是一阵亲热寒暄。
两位姨父则领着孩子们站在一旁,微笑看着。
看得出来,这几家人关系非常亲近,孩子们没一会儿就凑到一块儿聊上了。
姨母们也把自家孩子叫到跟前,给慕知微介绍。
三姨母家有仨儿子,分别叫李松、李杨、李竹。
四姨母家是两个儿子,叫李丰、李收。
这个村子主要就两个大姓:郑和李。
慕知微受了表弟表妹们一声声“大姐姐”,也一一送上了礼物。
惠娘和孟老大给每个孩子各准备了一块够做一身衣裳的布,慕知微则不分男女,每人给了一颗银豆子。
之前卖肉干方子的钱,孟老大和惠娘都没要;连锁店的分成,他们也都说在六狗子和小狗子成家之前,先由慕知微收着,等小哥俩成家时再一人分一份——这个安排小哥俩也同意。
慕知微特地拜托古光耀换了些银豆子,一家子对惠娘和孟老大都是真心实意,她也不介意大方些。
外公外婆看到银豆子,都吃了一惊,几个大人也连忙拦着不让孩子们收。
孩子们虽然眼馋,但大人不发话,谁也没伸手。
惠娘拉过孩子们的手,把银豆子一一放进他们手心:
“你们大姐姐有钱,给你们就拿着。”
孟老大也笑着对岳父岳母说:“咱荞妹会挣钱,爹娘就让孩子们收下吧!”
外婆嗔怪道:“孩子往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会挣钱也得精打细算。你们能回来我们就高兴坏了,带这么多东西,太破费了。”
“是是是,我们平时也这么教她。不过头一回见面,这是荞妹的一点心意。”
大家听说是荞妹看重表弟表妹才这么大方,也就笑着让孩子们收下并道了谢。
最小的李收接过银豆子,六狗子和小狗子就迫不及待地喊他们一起去玩。
表兄弟之间虽然见面不多,感情却很好。
一群孩子乌泱泱往外跑了几步,又齐齐停下,回头,郑丽妹喊:“大姐姐,跟我们一起去玩啊!”
慕知微其实没什么兴趣,可家里大人都当她是孩子,纷纷催她一起去。
想着干坐着也是坐着,她便起身跟了上去。
对她来说确实没什么好玩的,但孩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
他们先到地里挖了些红薯,捡来柴火点着,把红薯扔进火堆里,然后,男孩子们用柴刀砍了竹子,将一头削尖,跑到小河边刺鱼。
郑丽妹一直跟在慕知微身边,叽叽喳喳说着自己的日常——做家务、学绣花,还问慕知微会不会绣花。
慕知微摇摇头,真心实意地夸道:“你真厉害,这么小就会绣花了。”
郑丽妹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声说:“我娘说,我再绣两年就能绣手帕去卖,以后还能绣喜被那样的大件,赚更多钱。”
“那你加油!”
郑丽妹是个被家里宠爱、未来也被精心规划的女孩,秀气温婉,说话轻声细语。
慕知微和这样的表妹实在找不到太多共同话题,对方问她就答,不问就静静看着表弟们在河里刺鱼。
六狗子非常喜欢这样的玩法,他挽起裤腿,举着竹竿,专注地盯着水面。
小狗子不能下水,只能在岸边不停叭叭。
“大哥,你表现的时候到啦!”
“今天我和大姐姐能不能吃上烤鱼,就看你的了。”
“锻炼了这么久,要是刺不中鱼,就是你没本事……”
慕知微听着小狗子一连串的“垃圾话”,忍不住直笑。
不愧是亲兄弟,吐槽起来一点情面都不留。
郑丽妹坐在旁边,悄悄观察慕知微。
见她露出笑容,自己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大姐姐果然像舅舅们说的那样,沉稳懂事,看着就让人喜欢。
慕知微知道表妹在偷看自己,小姑娘的目光里满是好奇与友善,带着小女孩特有的欣赏,她并不觉得反感便佯装不知。。
火堆里的红薯快要烤熟了,表弟们接二连三地刺中了鱼,河边的草地上不时有鱼被抛上来。
终于,六狗子举着一条巴掌大的鲫鱼上岸了,他冲到慕知微面前,兴奋地说:“大姐姐,你看我刺的鱼!”
慕知微很捧场地夸夸:“真厉害!”
小狗子小跑过来,盯着鱼点了点头:“不愧是我哥哥,没给咱家丢脸,这一阵子也没白锻炼。”
六狗子故意把鱼举到小狗子面前,那条鲫鱼苟延残喘地动了动尾巴,甩了他一脸水。
小狗子一边抬手擦脸,一边跳着躲开。
六狗子哈哈大笑,慕知微也笑了。
郑丽妹也捂着嘴,轻轻笑起来。
红薯散发出特有的焦香。
几个男孩子闻着香味围了上来,七手八脚地把红薯从炭火里扒拉出来,一边吹气一边迫不及待地剥皮。
刚剥开一点就急着咬上一口,结果烫得直咧嘴,露出被炭灰染得半黑半白的牙齿,模样滑稽极了。
慕知微和郑丽妹分到了最大的两个红薯。
两人都没急着剥皮,只是看着那群男孩子的样子直笑。
村里长大的孩子,真是皮实啊!
吃完红薯,孩子们开始商量鱼要怎么吃——是直接插在树枝上烤,还是用树叶包好埋进炭火里煨熟。
还没商量出个结果,就听见大人们站在大路边远远地喊他们回家吃饭。
听着那悠长的呼唤声,慕知微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这浓浓的烟火气息,让她不自觉地微笑起来。
郑树作为孩子头,扬声应道:“马上就回!”
这下不用再商量怎么吃鱼了,全部带回家。
慕知微和郑丽妹拿着各自的红薯,男孩子们则举着自己刺的鱼,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回走。
路上遇到的村民,不是笑着打趣,就是问他们是不是又去刺鱼了。
见到慕知微姐弟三个生面孔,也有人好奇地问他们家来亲戚了。
遇上爱打听的,直接问慕知微他们是谁家的孩子。
郑家兄弟总会大声回答:“是大姨母的孩子,我们的表姐表弟!”
之前出去玩走的是小路,这回热热闹闹地穿村而过,很快整个村子都知道:郑家大女儿一家回来了。
回到家,大院子里已经摆好了两张大桌子,大人一桌,小孩一桌,桌上饭菜丰盛。
喜欢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