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哥,咱们这次往哪开?”
王大锤站在驾驶室里,手握舵轮,兴奋得满脸通红。这可是他第一次指挥这么大的船队。
陈凡站在海图前,手指在距离北海湾两百海里外的一片海域点了点:“去这儿,黑岩礁。”
周围几个老船长凑过来看了一眼,都皱起了眉头。
“凡伢子,那地方水太深,乱流多,平时根本没啥鱼去,是个有名的‘空窝子’啊。”
老刘忍不住劝道,“咱们头回大部队出海,是不是稳妥点,去老渔场?”
陈凡摇摇头,目光笃定:“听我的,就去黑岩礁,带足冰,做好三天不回头的准备。”
他脑子里的记忆清晰地显示,1990年秋,一股罕见的暖流会经过黑岩礁海域,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蓝圆鲹鱼群。
这种鱼虽然单价不高,但胜在量大惊人,正好用来测试基地加工厂的吞吐能力。
船队在质疑声中启航了。
两天后,黑岩礁海域,风平浪静,海面上连只海鸟都看不见。
“凡哥,都守了一天一夜了,连根鱼毛都没见着,燃油可烧了不少,要不咱们撤吧?”
对讲机里传来其他船主焦躁的声音。
王大锤也有些沉不住气了:“凡哥,是不是……记错了?”
陈凡一直盯着探鱼器,屏幕上一片死寂。
他看了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通知所有船,下网!拖网深度一百米,全速前进!”
“啥?这也没鱼啊……”
“执行命令!”陈凡的声音不大,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冷硬。
二十条船,带着满腹狐疑,不情不愿地撒下了巨大的拖网。
半小时后。
“凡哥!探鱼器!你看探鱼器!”王大锤突然像被踩了尾巴一样尖叫起来。
只见原本空荡荡的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红点,瞬间连成一片巨大的红色色块,几乎塞满了整个屏幕!
“鱼!全是鱼!我的天,这是捅了龙王爷的窝了吗?!”对讲机里传来一片语无伦次的惊呼。
“收网!”陈凡一声令下。
绞车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粗大的缆绳绷得笔直,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当第一张网被艰难地拖出水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银白色的蓝圆鲹,像一座小山一样堆在甲板上,活蹦乱跳,在阳光下闪瞎了人眼。一网下去,至少五万斤!
“发了!发了!”老刘激动得在那堆鱼山上打滚,浑身腥臭也毫不在意。
整整一天,二十条船不停地作业,直到所有船舱都塞得满满当当,连甲板上都堆不下了,船队才意犹未尽地返航。
这一趟,总捕捞量超过了八百吨!
消息传回北海,整个码头都炸锅了,八百吨!这是北海市以前一个月的总捕捞量!
但紧接着,新的问题来了。这么多鱼,怎么卖?
蓝圆鲹不耐储存,必须要立刻处理,否则一天就会臭掉。北海市所有的菜市场加起来,一天也消化不了这么多。
等着看笑话的人不少。“年轻人就是贪心,捞这么多,等着烂在手里吧!”
然而,当满载的船队靠上东海第一鲜的专用码头时,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傻眼了。
巨大的吊机直接将鱼获从船舱吸入传送带,直接送进了全封闭的加工车间。
车间里,几十名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帽子的工人,在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去头、去内脏、清洗、速冻、装箱,或者是送入高温蒸煮锅,制成鱼罐头。
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停。
三天后,八百吨鲜鱼,变成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精美冷冻鱼砖和“东海牌”香酥鱼罐头。
没有一条鱼烂掉,没有一分钱浪费。
站在成品仓库里,看着这壮观的景象,一直提心吊胆的白雪,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她拿着账本,手都在微微颤抖:“陈凡哥,除去所有成本,这一趟,咱们净赚……八十万!”
八十万!在这个年代,是一笔真正的巨款,而这,仅仅是基地投产后的第一炮。
那些当初入股的船老板们,拿着厚厚的分红,笑得合不拢嘴,看陈凡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财神爷。
东海第一鲜,一战成名。
树大招风。东海第一鲜的火爆,彻底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
北海市,林氏集团临时办公点。
“啪!”林浩然将一份《北海日报》狠狠摔在桌上,报纸上正是陈凡站在堆积如山的鱼罐头前微笑的照片。
“八百吨……他怎么可能吞得下八百吨!”
林浩然咬牙切齿。他本以为陈凡就算建了厂,也会因为销路问题被拖死,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搞出了深加工。
女秘书小心翼翼的汇报,“林总,他们现在的罐头和冷冻鱼正在到处找销路,听说他们打算往省城和周边几个大城市发货。”
林浩然冷静下来,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阴毒的光芒。“想卖出去?做梦!”
“传我的话,动用我们林家在南方的所有商业渠道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0:从破渔船到全球海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1990:从破渔船到全球海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