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5000年历史,有一些隐士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他们不仅智慧超群,武艺高强,他们培养出来的弟子也是人中蛟龙,个顶个的厉害。牛到什么程度呢?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春秋时期的鬼谷子,文献记载:姓王名诩。常入云梦山采药,有神农之姿,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不见师长、不见出处,忽降惊雷、着书天成;世人对他的身世、来历也是雾里看花自娱自赏。
他的几名弟子,也是自带光环的风流人物。最有名的当属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人。苏秦和张仪主修纵横之术、法制之术,具备治天下、强富国的宰相之才;孙膑和庞涓主修兵法、兼通体术、奇门八卦,具有平天下、强富军的将帅之姿。
和鬼谷子一样神秘的还有一名叫黄石公的老人,一次偶遇,他看张良有龙凤之姿,借鞋履故意试探,张良果然有心。黄石公曾隐居黄山着书立说,留下《太公兵法》、《黄石公略》和《雕刻天书》三本奇书。他把《太公兵法》、《黄石公略》传给张良,把《雕刻天书》传给曲阳的宋天昊、杨艺源二位弟子。张良得兵书谋略之后帮助不惑之年的刘季,问鼎中原。这也让刘邦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次由农民阶层发动争霸之战而取得最后胜利的代表;而《雕刻天书》使得曲阳人学会了雕刻,后来曲阳县也成为了“雕刻之乡”,养活了一方百姓。
(注:《黄石公三略》是《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众家之长,而又自成体系,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从战略上论兵的兵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重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
它从《老子》的反战观点中引出了积极支持正义战争的主张,认为战争是不好的,但是战争不会自行消灭,要用正义的战争消灭非正义的战争。
在论述士与民、将与众、德与威、仁与法、柔与刚、强与弱等关系时,注意到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片面性。如提出贤士是国家的骨干,民众是根本,将卒并重,德威相济,仁法兼施,刚柔强弱相宜等观点。后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万岁”等重要思想都吸取了这本谋略的精髓。)
再后来,时间到了三国时期,也是华夏内斗不休的年代。
出现了一名才气、学识、人品不输鬼谷子和黄石公的水镜先生,他育下弟子也是人才济济。有卧龙凤雏之美誉的诸葛亮、庞统;有孝悌典范的徐庶,均出自水镜门下。这些学生不仅学富五车,还拥有治国安邦的能力,在人品美德方面也是让人赞不绝口。
这位水镜还有一名同族晚辈更是聪慧通达、智计绝伦,胸有雄才大略,这名晚辈唤水镜先生为叔父,他叫司马懿。
他们几乎拥有彼时最强的知识学问,善于有教无类、布予学识,这些英才一旦出师,无不具备开疆扩土、改朝换代的能力。
无论是谷鬼子、黄石公还是水镜先生,他们都有一个特点,总是离岸观花,不惹尘埃。
“仰望那些站在高处的人,凡人最怕的是什么?最怕那些高人全部站在岸上看红尘滚滚看人如猪狗,看着老百姓拼命挣扎、哀嚎而无动于衷。百姓需要这些高人指正他们爬上岸,教导他们如何开悟,帮助他们如何吃饱肚子。好嘛,他们到是自认高人,看到水性好一点的,随便放一钩子勾上岸来,强迫别人也和他们站在岸边保持不湿,后面就不管了,狗屁。这叫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我们不做那些高人。既然历史选择了我们这批有超能力的人,我们就应该肩负起身上的使命。”蔡香波对姒少康很早以前说过的这段,记忆犹新。
倥教立教之后,一直在做三件事情:要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按照姒少康这位神王的原话,那就是我要给百姓争一条活路出来,打碎这这世间的不公,让圣人之志薪火相传。
大道理谁都能讲,就要看怎么做,能不能坚持做。
一群拥有超能力的人聚合在一起,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有的力大无穷,有力士移山之威;有的撒豆成兵,有方士变幻莫测之功。用之于社稷,就能造福一方;用之于权谋,那就只剩下灾难了。
所有的争斗皆因私欲起,也因贪婪亡。无欲则刚,说得就是那边的对立面,这种人很少的。
倥教内部也是如此,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内部的矛盾在外因的诱导之下,开始抬头。
姒少康自比鬼谷、黄石、水镜之流,创立倥教,行能人之事,大胆启动火星计划,甚至为了项目能顺利推进,疯狂吸引筹码,手段之卑劣罄竹难书,如果走到第五大道,想要当场干死他的人,估计能够从帝国大厦排到中央公园。那些被忽悠入场的政要、财阀、机构,要不是眼看蔡香波回归在即,早就向我国外交部告状了。怎么会允许第二个贾会计毒瘤的存在?
可是无论是姒少康也好,还是其他倥教的高层,从始至终坚信,火星探险想要成败,最后一定取决于超能力者的加入,只有他们这批新兴人类,才能应对宇宙探险过程当中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坤轮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坤轮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