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答应了审配这最后的恳求。审配又转身对辛毗说道:“杀你全家的,乃是你的兄长辛评,它生前叮嘱:‘如果吾弟降曹,当戮其全家。’”
曹操于是感慨:“河北多义士,盖袁绍不能用耳!”
曹操说他们是“义士”,在古代战场上,能平等的看待对方阵营的成员,并予以公正的评价,甚至尊重他们,这是很难得的。曹操可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演义》如果说关羽用自己的行为在阐述“义”的内涵,那么曹操是成就他人之义来阐述着自己的大义。就算是“小人”,不是义士,曹操也体现出难得的宽容大度。手下将士搜出一箩筐来往的密信,建议杀掉这些不忠心的人。
曹操说道:“当初两军对垒,连我都不能自保,更何况是他人?都烧了吧,不要看了。”众心乃定。
群雄逐鹿,一个最强大的对手倒下了,河北平定。曹操回眸过去,叹道:“当初我问本初‘如不济事,公当如何?’本初说‘我回河北,雄踞河朔,南临黄河,以观天下。’本初问我,我说‘我以道御之,可无往不利!’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不在人世矣!”
曹操希望袁谭能够识时务,也为了袁绍能存一脉,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袁谭。可袁绍的几个儿子总是不肯消停,袁谭再次背叛之后,曹操还是杀了袁谭。袁尚、袁熙逃去了辽东,途中郭嘉病故,死前告诉曹操不要急于攻打辽东公孙氏。后来果然不出郭嘉所料,辽东公孙与二袁互相猜忌,公孙杀了二袁,给曹操送来人头。郭嘉信中的意思是,对方同患难则相亲,一旦无事平安了,就会互相猜忌,互相攻伐。
北征乌丸,路途遥远,曹操决定一鼓作气解决北方问题,彻底扫平北方带来的威胁,之后一意经略南方。但是北征乌丸,相当凶险,虽然最后获得了胜利,但是回到许都之后,曹操除了奖励有功的将士,也奖励了曾经劝阻北征乌丸的人。曹操没有因为胜利而得意,他很清醒,在领导决策的才能方面,在胜利的现实和失败的可能关系中,他很唯物主义,用科学的态度来指导自己的战略决策。曹操不仅是个明白人,也的确是个好领导。
喜欢这个屋里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这个屋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