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首页 >> 大明的工业革命 >> 大明的工业革命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四公子 满唐华彩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镇北王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一品布衣 世子无双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 大明的工业革命全文阅读 - 大明的工业革命txt下载 - 大明的工业革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种基因库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玉就站在不远处,看着一群京师大学堂的天才学子蹲在槐树下,一口一口的抽着旱烟。

敦厚笑着。

朱玉也去过被戏谑为秃顶实验室的硫酸实验室,里面的天才学子们朝夕必争的做着实验,就连上茅房都觉的浪费时间。

农业学子们慢,化工学子们是快。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朱玉觉的这一慢一快。

才是大明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朱玉走过去找到沉默抽旱烟的宋士慧,略微阐述了密云县的一些情况。

宋士慧放下烟袋在旁边的石磨上磕了磕,磕干净烟袋锅子里的烟灰,插在腰间走向了田亩中间的一座水泥房屋。

那是宋士慧这些年的心血成果。

基因库。

杂交出来的良种杂交水稻,需要足够的稻种进行培育。

里面单是稻种就有十五种,籼、糯、粳等品种都有,甚至已经培育出了一样耐旱的杂交水稻。

还有麦、豆、番麦等种子,那一座小小的水泥房屋,承载着大明百姓的温饱问题。

宋士慧已经培育出了高产水稻宋米7号。

亩产六百斤。

配合科学种植,以及优质肥料,亩产可以达到一个神仙也做不到的产量。

亩产一千斤。

宋士慧从里面拿出了两个小口袋,交给了旁边的农业学子们,走到朱玉旁边也不说话,沉默的看着种植了各种作物的杂交田。

北直隶的耕作习俗是冬麦夏稻,这两个小口袋里分别装着亩产千斤宋米7号和亩产八百斤的宋麦7号。

本来是想给恩师的一个惊喜,幺叔朱玉说了那便先去密云县推广。

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很让宋士慧困扰,良种退化问题。

亩产六百斤的杂交水稻产量虽然很高,但高产水稻会因为个体遗传、后代分离等问题出现退化。

最多二三年又会退化成过去的低产水稻,每年的夏季播种都要重新换上一批高产杂交水稻。

换稻种倒也无妨,很多老百姓每年都要以拆借的方式买稻种麦种,只要建立一家种子公司便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拆借稻种麦种也是官僚乡绅们坑害老百姓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了种子公司一来防止了良种的外泄,二来还能让老百姓免遭官僚乡绅的坑害。

朱玉过来是想找宋士慧帮忙推广土豆,听到他说这种水稻亩产六百斤,当场瞪大了眼睛。

也让朱玉彻底松了一口气。

一句推广,说来简单,却是千难万难。

密云县的老百姓们种了不知多少辈子的五谷,又没读过书,很难接受外来事物,尤其是关系着一家老小能否活命的粮食种植。

就算是有人想去种植,首先不会种植土豆,就会让动了心思的老百姓退缩。

产量再高,不会伺候的话,同样是种不出粮食。

老百姓不是乡绅大户有吃不完的粮食,勤勤恳恳的一年忙到头,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吃,哪里还会专门开辟出一块田地去种植不会种的土豆。

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难的是怎么改变老百姓封闭保守的思想,有些东西只要根深蒂固在老百姓心里,很难再去更改了。

改变坚持了祖祖辈辈的耕作方式,难度不亚于让老百姓不去祠堂祭拜。

大兄朱舜当初可以推广成功,一是因为有着周济老百姓的大恩,二来大灾过后的老百姓本来就没了活路,不如还了这份恩情。

即便是这样,宋应晶亲自主持土豆推广的政务,也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多次需要出动巡检司的官兵。

在宋家许诺只要种不出来粮食,明年宋家依旧开设粥厂的承诺下,这才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推广了土豆。

朱玉立即拖着宋士慧离开了这里,命人去京师大学堂牵来两匹快马,赶往了密云县。

几天后,京师大学堂学子驾着骡车运来了足够千亩良田种植宋米7号和宋麦7号。

朱玉带着宋士慧去了密云县仅剩的一千亩官田,两人站在地头上,看着形状千奇百怪的一块块田亩。

沉默寡言的宋士慧,突然变的话多起来:“要想真正种植出高产稻谷,首先要改变的不是良种,而是科学种植方法。”

“这其中包括了水文的测绘,水利的兴修,土壤的改良等等问题,咱们第一年种不了高产稻谷,需要先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种植高产水稻。”

“水文测绘交给侄儿了,只是这个兴修水利需要大笔的银子,还需幺叔去找朝廷要银子,或是找乡绅大户们募捐。”

朱玉听到要找朝廷要银子,出现了一丝苦笑,朝廷啥都不缺就是缺银子,估计是没指望了。

至于找乡绅大户们以兴修水利的名义募捐,更是不可能了,县衙每次发布告示说兴修水利其实就是一种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

乡绅带头先捐,事后五五分账。

想让这些乡绅大户们捐银子也可以,先把五五分账的事情定下来。

朱玉拍了拍宋士慧的肩膀说道:“士慧,你先去测量水文,银子的事情叔父去解决。”

终于要开始推广这些年来的心血成果了,宋士慧和农业学子们的表现却有些奇怪,只是蹲在地头默默的抽了一锅旱烟,起身做事。

不是他们不想激动,这群为民族未来默默努力的京师大学堂学子,已经被遗忘了太久。

早已不记得什么是激动了。

宋士慧拿来了本县的县志,翻看了两眼,只有谁家中了举人,谁家在兴修水利捐了几两银子,便把县志还给了白发文吏:“里面全是乡绅大户们花银子买的县志留名。”

“其他关于密云县的年降水量、最大降水量、无雨期,还有最为紧要的汤河潮河旱涝情况,一点都没有记载。”

“接下来的一年里,会非常的辛苦,你们先给家里写一封书信,咱们这几年就住在这里了。”

农业学子们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的退出,收起烟袋杆子,沉默的走向了地头简易的凉棚,去给家里写书信。

旁边的朱玉决定去找本地的乡绅大户们谈一谈,希望他们能够捐些银款,毕竟兴修了水利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喜欢大明的工业革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大明的工业革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诡舍 我真是大明星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谁让他修仙的! 重生:1977 天人图谱 天渊 官场之绝对权力 重生60带空间 宋檀记事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癫,都癫,癫点好啊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万相之王 重生何雨柱离开四合院 绝世唐门 官道无疆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唐人的餐桌 贞观小闲王 满唐华彩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我在明末修仙 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大唐秦公子 终宋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民国之谍影风云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混在洪武当咸鱼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诸天皇帝聊天群 贞观悍婿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大唐便利店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大唐镇国公 三国之现代魂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 大明的工业革命txt下载 - 大明的工业革命最新章节 - 大明的工业革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