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里宾特洛甫部长和其他人的思维有一个误区,我们没有征服中东和直布罗陀,我们是在解放它们,必须要搞清这两者之间的不同,我们才有资格谈论这个问题。”
希特勒叹了口气,不甘心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会劝我撤军。”
“撤军有撤军的好处。如果不撤军。我们与西班牙辛苦建立的战友情谊将荡然无存,毕竟直布罗陀是西班牙人做梦都想收回的领土。至于中东,我们在那里维持驻军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在那里维持一个装甲军。需要消耗一个集团军群的运输量,我们负担不起。如果我们像英国人那样毫无廉耻地违背誓言,打碎我们在伊拉克人心目中辛苦建立的好形象,那才是对阵亡士兵们的不负责任。”陈道说道。
“要想控制一个地区有很多种方式,要想在伊拉克驻军也有很多种方式,不守信用,强行在伊拉克驻军是性价比最低的一种。”戈林说道。
希特勒挥舞手臂在地图上敲得砰砰作响。皱着眉头说道:“好吧。我们的生存空间是在东方,我们不能在中东消耗太多的实力。通过间接的方式控制那里也是可以的,比如说我们可爱的意大利朋友。”
一九四一年的九月份对世界来说同样是不平凡的一个月。
德国政府与西班牙政府首先发布联合公告,德国在西班牙本土的全部驻军将在九月结束前全部撤出。
随着德国军队的分批离开,大批涌入的是德国的银行家、工程师和各种工人组成的观光旅游团体。
以赫本-罗斯顿银行为首的银行负责为西班牙政府提供低息贷款。首批到账数额为五千万帝国马克,西班牙政府随即按照合约用这批贷款向德国企业采购兴建重工业的各种设施与器材。
伴随着设施与器材到来的德国工程师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重工业项目的投资需要时间才能获得回报,而大批旅游观光团的涌入则为西班牙带来的是“现金流”。
观光团住宿,饮食、观看各种节目表演,以及采购纪念品,为西班牙的各大旅游城市带来数以十万计的现金收入。
德国军队归还直布罗陀半岛,自西班牙本土撤离,原本就令西班牙人尤其是西班牙人中关心政治的有识之士好感倍增。现在又用出钱出人出方案的实际行动援助西班牙重建,更是引发西班牙各个阶层的好感。
在德国与西班牙政府的有心宣传下。德西两国间的友谊升级为同志加兄弟般深厚......
中东方向,隆美尔接到命令,随即率领部队自伊朗首都德黑兰撤入伊拉克。随后在伊拉克人民的依依不舍中北上,撤往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隆美尔撤军前,苏联红军驻德黑兰部队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隆美尔撤军后,苏联红军开入德军撤出的伊朗领土,笑纳全部伊朗领土。
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等国相继宣布独立。参加完各国的独立仪式,在各国人民的欢送中。留守德军相继启程,通过海运撤向巴勒斯坦,与隆美尔率领的中东军主力汇合。
与西班牙的情况类似,德国军队撤离,但是随之进入中东各国境内的是德国的银行家和工程师。
稍有不同的是没有旅游团体,取而代之的是德军教官。
他们是在中东各国政府的强烈邀请下进入,协助各国建设工业、发展经济和编练军队。
德国先是与各国携手赶走万恶的英国殖民者,随后又恪守承诺撤出军队,支持各国实现真正的独立,并真心实意协助中东各国发展经济。
德国的一言一行与英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德国与吃够英国苦头的中东各国政府的引导下,诚实守信成为德国人的标签,而无耻狡诈则成为英国人的代名词。
九月五日,第一批英国十二艘英国商船在舰队护航下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途径马耳他岛抵达亚历山大港进行补给,随后经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
进入苏伊士运河前,一艘名为霍克号的运输船驶离船队,开向巴勒斯坦的海法港。
霍克号上装载着一千五百余名犹太移民,以及随船前往的本-古里安。
沿途看到直布罗陀港上的西班牙国旗,马耳他岛和亚历山大港的意大利国旗,古里安唏嘘不已。
自法国投降后,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些控制在大英帝国手中的战略要地全部易主,自己和同志们梦寐以求的家园也换了个主人。
在轴心国的控制下,等待自己国家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前途?古里安心中惴惴不安。
古里安心中惴惴不安,远在伦敦的艾德礼心中也是七上八下。
艾德礼的紧张来自于德国外交部转交的一封信,信是希特勒写得,希特勒在信中诚恳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德国出面调停英国与日本的战争,尽早让英国人民早日恢复和平。
艾德礼犹豫再三,反复修改十七次,最终才写出一封自己最满意的回信,他在信中很委婉地拒绝希特勒的好意,表示要将与日本的战争进行到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第三帝国之鹰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第三帝国之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