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袭龙山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小西行长听到龙山被袭的消息后,除了震怒之外,只能命令部队撤出王京。
如果明军包围王京,不用攻打,围也能围死日军。
日军最后都盘踞在釜山等沿海地区。
高翔的妙计又一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唯一的遗憾就是祥云卫损失惨重。李如松和宋应昌将战况向万历皇帝进行了汇报。
并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收复了除沿海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
但是,一来人员损失很大,特别是战斗力最强的祥云卫士兵所剩无几。
二来朝鲜军队根本称不上是军队。收复的许多地方还需明军进行把守。如此分兵,导致能够继续进攻的部队仅剩一万多人。
三来本次战斗,物资消耗十分大,初步估算已超过一百万两白银。
如果继续进攻,日军退无可退,必然破釜沉舟,斗志直线上升,即使胜利,也是惨败。
所以,大家研究了一番,觉得应该停战,开始谈判。让部队进行修整。
万历皇帝接到奏折后,与群臣进行了商议,最后决定,与日本进行谈判。明军暂时按兵不动,等候谈判结果。
接到圣旨后,李如松就想起了最佳人选,也就是前期与日军谈判的沈惟敬。这可是个不二人选。
高翔向李如松请示,希望自己能够率领祥云卫余部到平壤进行修整。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平壤城周边的矿石资源,为祥云卫制造武器提供便利;二是可以从国内招兵,将祥云卫补充完整。
祥云卫之所以损失惨重,与李如松的冒进是有直接关系的。
李如松对高翔,乃至祥云卫存在着一丝愧疚。因此,他当即表示同意。并且告诉军需官拨付足够的粮草,以及五万两白银给祥云卫。
对于这份厚礼,高翔坦然接受。
高翔告别了李如松、宋应昌、查大受等人,率领着祥云卫余部赶往平壤城。
明军收复平壤城后,李如松派遣祖承训镇守。
李如松专门写了一封信,让祖承训务必照顾好高翔及祥云卫。对于高翔的需求,务必给予满足。
祖承训自然不敢怠慢,早早地就开始为高翔率领的祥云卫物色合适的营地。
高翔到来时,祖承训亲率手下一干将领在城外十里迎接。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仪式搞得非常隆重。
高翔此时根本没有丝毫的心情观看这些。
经过此次战斗,极大的打击了高翔的自尊心。他原以为自己利用现代军队建设的经验,就能建立起一支百战百胜的钢铁之师。
可是现实是十分残酷的。祥云卫在此时虽然战斗力十分强悍,无论是炮兵、骑兵、还是步兵,都是以一当十的精兵,可是,在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日军面前,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再加上士兵的心理素质弱,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高翔通过此次惨痛教训,明白了一个道理。仅仅依靠先进武器是建造不成一支钢铁之师的。还需要在思想上对士兵进行教育,让其不仅有强壮的体魄、熟练的技能,还需有强大的意志力、强烈的求胜心、坚强的心理素质。
出于礼貌,高翔与祖承训寒暄了几句。并接受了他的宴请。
第二日,祖承训引领着高翔来到了祥云卫的驻扎地。
可以说,在选址上,祖承训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他知道祥云卫属于火器卫所,日常训练需要大量的武器弹药。
而高翔前期派来炼钢、研究武器的人员就分布在北门附近。因此,他特意将祥云卫的驻扎地选在了北门附近。
由于一个卫所除了居住之外,还得有训练场地。为此,祖承训让人拆除了一片朝鲜的民房。
看着祥云卫的新驻地。高翔知道祖承训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的脸色好了许多,笑着对祖承训说道:“让祖大人费心了。高某在此表示感谢。”
祖承训拱手说道:“高郎中言重了。你为国征战,还救了我们家公子。于公于私,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家公子还特意嘱咐我,务必要照顾好你和祥云卫的后勤保障工作,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高翔点了点头,他知道祖承训作为李成梁的家丁,对于李家非常忠诚,李如松的吩咐自然是严格执行。
他笑着说道:“那我这些时日,少不了要叨扰祖大人了。咱们也都不是外人,客气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祖承训又与高翔说了几句话之后,就以有公务为由向高翔告辞了。
高翔命高勇先安排大家住下来,然后吩咐下人开始做饭。
自己则与王道青、张世商议牺牲将士的抚恤金问题。虽然朝廷对于牺牲将士有明确的规定,可是高翔却认为,作为祥云卫的一员,既然牺牲了,家属就需要得到更好地照顾。
他的想法就是,将李如松拨给祥云卫的五万两白银全部充实到牺牲将士的抚恤金中,自己个人再拿出两万两白银。要让这些牺牲的将士能够瞑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之顺其自然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明末之顺其自然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