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百里燕所提建议,段颂之显得很是无奈:
“侯爷兴许知道,本门外收子弟极为严苛。向永兴招募子弟虽说可行,但门规所限制,实难为之。”
“段掌门,此事只是本侯一家之言,如何而为皆由贵派自决,不过本侯建议贵派不如先开道口子,招募一批永兴子弟摸索几年,几年后如何那时再说,现在不用急着就此事开禁,也免得触及贵派门规,不知掌门意下如何?”
“嗯,此事容老夫与左右两门商议后,再回复侯爷如何?”
“行啊,在下随时欢迎。”百里燕欣然允诺,而后话锋一转说道:“不知段掌门与诸位可有听说金银短斤缺两之事。”
“怎么,此事难道还惊动了咸王?”
段颂之诧异问道,百里燕点头说:
“嗯,十之五六少了一钱还多,若是寻常流转损耗,绝无这么多。是有人用了化学手段,将金银放入其中炼走了。”
“嗯,此事老夫也已听门下大师说起,有化学手段可将金属化走,而后在令之显形。当年黑巾作乱,老夫记得也曾有神水讹诈之事,实则却是硝水,侯爷此来可是已有应对之法?”
“嗨……在下已经考虑多日,实在束手无策,只好前来与掌门商议增加生产天平秤,倘若机械不够,可以人力制造,越多越好。怕是不用多久,便会蔓延至整个中原,届时九成的银子买走十成的货,我国岂不亏得血本无归。”
“嘶……有这么多!”
段颂之吃惊,现场众人面面相觑:
“竟然少了一成,这未免太多了吧。”
“是啊,金银流转虽有损耗,但不至于缺损如此之多,能有半钱已是极多,这少了一钱半,永兴城的普通货物出货净利润也才两成,少了一成半,还得纳实额的税,真是要血本无归呀。”
“真不知道谁这么缺德,明摆着是冲咸国来的。”
“嗯,不错,咸国每年金银流转数以百万计,少一成半,得几十万,放眼中原诸侯,哪国一年能有几十万金银,根本没有啊。如此不费吹灰之力卷走几十万金银和货品,当真是不要脸了。”
众人议论纷纷,百里燕隐约听出了些端倪,似乎砡工派在这件事并没有受害者应有的心态。稍作思考,百里燕忙问段颂之:
“段掌门,眼下短斤缺两之事波及甚大,可我怎觉贵派似乎未受影响,这是为何?”
“呵哈哈……”
段颂之闻讯大笑,百里燕更加困惑:
“本侯难道问错了?”
“呵呵,非也。侯爷应该知道,但凡世间万物,皆有人眼不可见之损耗,如水滴石穿之功,铁杵成针之力,皆是磨损所致。
故而我派一直清楚金银钱币流转于世间,必有损耗,故而历来收受金银都得足量过秤,因此但凡列国或商贾与我派交易,无不是以足量金银交易,绝无人敢于欺我。”
“哦……明白了,也就是说,贵派所收大宗金银,皆是足额交易,而非市面流转之金银。”
“也不完全如此,偶尔也有缺额,我派必会过秤,若有缺失即刻令其补足,因而一直以来倒也相安无事。但各诸侯国金银多来自市面流转金银,而税款来自于各地官府,各地官府所收金银来自于榷市权贵与商贾,或多或少,或是一根两根,或是百十来根,上千根。
无论多少,都无法逐一过秤,因而皆以数额定足额。但这些金银经由地方汇入国库之后,国库却是要过秤计重,如此巨额累计之下,必有缺损。如此亏损就赖在了朝廷手中,而朝廷总不能一一去将花钱者抓来问罪吧。”
砡工派是技术门派,对自然物理现象有一定的积累和了解,正因为知道“微量磨损”这一现象的存在,砡工派历来交易金银都要过秤,而且砡工派具备有制造精密计量用具的手段,并且掌握标准器的技术标准和生产,但民间却不具备。
民间金银的流通仍然以数额定足额。
既一根金条默认是三两,就是三两的购买力,默认是一两就是一两,不会因为少了半克,就少了半克的购买力。
由此就产生价值损失,当十两的银子只有九两半重时,买走的却是十两的价值的物品,其中半两的差额,理论上是商户的损失。
但商户还要拿贵金属向官府缴纳贵金属税款,而地方官府收到的银子不可能逐个称重,尤其是当下精密计量用具仍然十分昂贵,精度不足的情况下,一斤的银子少掉十克二十克,完全是在可承受的自然损耗范围之内。
但几十万,上百万斤的贵金属少了百分之一,那就是论吨计的。而更要命的在于贵金属成份的不纯,导致实际的损失可能更大。
因为酸腐蚀的贵金属中含有其他杂质,而这些杂质的成份活性较高,因此只需使用活性高于杂质,而低于贵金属的紫铜,即可从酸溶液中置换出纯度更高的贵金属,如果将此考虑在其中,每根寸银实际损失的价值应该在一钱半份量左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帝国行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帝国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