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实在闲得疼

首页 >> 明末汉之魂 >> 明末汉之魂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庆余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逍遥四公子 流氓帝师 小阁老 大雪满风刀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明末汉之魂 实在闲得疼 - 明末汉之魂全文阅读 - 明末汉之魂txt下载 - 明末汉之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百七十七章 徐光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月十五日,永平府急匆匆赶来了以礼部左侍郎徐光启为首的一行人。

这位徐光启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明末着名的儒学、西学、天文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领域的专家.

他是后世一致公认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教友领袖和护教士,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他翻译并极力推广《几何原理》等西方科学名着,点、线、面、直角、四边形等等名词,都是由他而来。连上海的地名徐家汇,都是缘起于他。

他原来应该是东林党人,但是现在肯定不是,因为按照天主教教义,一个虔诚的教徒应该是纯粹的,不可以加入党派,哪怕是伟光正的那个党都不行。

徐光启的科学成就体现在许多领域,但主要还是以农业科学贯穿一切,因为他的美好愿望是使天下“丰衣食,绝饥寒”。

建奴祸害京畿之地,导致被后金军占领时间最长,达到小半年的永平府地区有超过一半田亩错过了农时,徐光启主动请旨来永平指导生产自救。

已经六十出头的他老而弥坚,天启年就在良乡、天津等地搞试验田试种甘薯,他利用地窖保温技术,成功地将这一原来只在南方种植的高产作物引进到了寒冷的北方,结果取得了大丰收。

他发现北地百姓的农业种植水平不高,粮食产量严重不足,于是他就又在房山、涞水一带开垦水渠,开垦试验田,并通过多种试验,终于在这一地区成功引种更加高产的粮食作物一一水稻。

魏忠贤独揽朝政后大肆构陷东林党人,徐光启虽然已经不是党员也厌恶东林党的败类玩窝里斗,但是同情如杨链、左光斗等等东林君子。

他不屑于摧眉折腰事权贵,干脆退休回老家,在松江府继续他的农业试验,并终于编纂完成了他划时代的科学巨着一一《农政全书》。

他这一次为了确保永平府老百姓有收成,特意带来了刚刚试种成功的新农作物,这东西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农作物,比甘薯更加容易在大明北方种植,这东西当然是马铃薯。

根据后世学者研究统计,大明拥有耕地总量不低于六亿亩,而人口不会超过一亿五千万。

由此可见男女老少平均拥有四亩耕地以上,而四亩耕地也仅仅能够维持脆弱平衡而已,一旦出现天灾就会大量饿死人。

后世接近十四亿人口,耕地红线是十八亿亩,洪涝、干旱、台风等等自然灾害年年有,在改革开放后就没听说过有人饿死,只是经常听说粮食浪费严重,太多饭店里半桌子菜肴都会变成泔水。

由此推算,后世一亩来地生产粮食就能够满足一个人饱食,还能够满足禽蛋、肉类的供给。

禽蛋和肉类其实也是由粮食转换而来,大体上是三斤粮食转换一斤鸡蛋,不到七斤粮食转换一斤猪肉。

而在明末,四亩多地的产出都满足不了老百姓的温饱线,导致大量老百姓饿死,两厢对比,足以说明当时的粮食亩产量该有多低。

徐光启满怀热情来永平指导农民进行生产自救,可惜遭受了冷遇。

由于他是朝廷正三品大员,来到地方上赈灾却没有带来粮食和真金白银,使得报以希望的战争难民人人骂娘。

徐光启虽然是个智者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但是他却不懂人心不足十之八九,他只带来了五十几个跟随自己参加育种相当于后世农技员的吏员、家丁和几马车育好的马铃薯苗、甘薯苗。

这个时代的农民更加没有见识,基本上没有人搭理这些农业科学家,更加不会有人愿意花精力种这些不知为何物的东西。

永平府的官吏也不待见这位基本上属于空着手来赈灾的礼部左侍郎,只不过表面上跟这位正三品大员客客气气,要他们帮忙办事都推得一干二净。

各级官吏理由很充分,永平府百废待兴,被祸乱家园的老百姓嗷嗷待哺,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都在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实在没时间帮着徐大人逼着老百姓种你带来的新奇农作物。

徐光启急了,他带来的育苗需要及时栽种才行,等长出藤蔓还得进行第二次选苗才能够满足大面积种植。

农时不等人,时间再拖几天,甘薯的成熟期就有可能会赶上霜冻,会直接影响产量。

他跟布政使郑国昌虽然没有私交也是相熟,于是找上了门希望获得帮助。

科学家认为实在不行哪怕不惜下达行政命令也要把这些他的弟子辛辛苦苦培育出来,他为了赶时间一路疾驰带来的秧苗种到地里去。

这就是明末的可悲之处,徐光启已经成功培育出了能够在大明北方种植的甘薯,虽然这东西作为主食长期大量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智力值下降。

后来中国人面黄肌瘦身材矮小虚弱而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跟长期以这些没什么营养的粗粮为主食有很大关系。可是能够有甘薯充饥总要比饿死人要强啊!

后世正常栽培的甘薯亩产可达五六千斤,高产栽培可达万斤以上,这是因为有良种有化肥可用的结果,在明朝当然不会有如此高的产量,按照满清的记载收获八百到一千二百斤还是能够做到的。

因此其实是土豆、甘薯撑起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养活了三四亿人口。

郑国昌真的很忙,永平府刚刚拿下简直是百废待兴,他这个最高长官要解决的难题何其多也。

第一难题依旧是粮食问题,太多老百姓被洗劫成为赤贫,得不到救济根本活不下去,而夺下永平城缴获的粮食不过四万多石而已,维持府城人口的今年需要都比较勉强。

其实后金军在永平府囤积的粮食有十几万石,只不过被率先入城的“红旗军”先下手为强拉走了四五万石。

白杆兵也不甘示弱拿了三万石左右,其他营伍再伸伸手因此郑国昌接管时就只剩下了四万余石。

喜欢明末汉之魂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明末汉之魂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十日终焉 我在异世封神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烟雨楼 诡舍 诸神愚戏 全职法师 逍遥四公子 我真是大明星 仕途人生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收录一群废妃犯妇,我不无敌行吗 退下,让朕来 青云官路:从小职员到封疆大吏 重生:权势巅峰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这个明星只想学习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庆余年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全家流放:我带着嫂夫人去逃荒! 小阁老 唐人的餐桌 神话版三国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贞观小闲王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流氓帝师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大明国师 抗战之无双战将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诸天皇帝聊天群 
最近更新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重生大明1635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娇小玲珑的芈瑶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穿越大宋娶公主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山贼之谋定三国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明末汉之魂 实在闲得疼 - 明末汉之魂txt下载 - 明末汉之魂最新章节 - 明末汉之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