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她听不懂,直球丢过去她总得回应吧。
其余贵女们原本三三两两地小声聊天,这时也都默契地停了,年轻的闺中小娘子,平日就最爱这种八卦,嘴上虽然不说,却都偷偷拿眼神去瞅苏锦璃,想看她如何作答。
这其中便有首辅郑荣家的千金,丹阳县主郑芸芸,国公夫人属意的绝佳儿媳。
苏锦璃本想着难得进皇宫一趟,身体受了苦,就得用御厨做的美食好好补偿,之前受的几句揶揄也懒的去理,可这位表姐偏偏不放过她,叽叽喳喳吵个没完。
于是她拿帕子擦了擦手,冲徐韶容道:“我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当初秦家哥哥未得志时,连同辈的兄弟姐妹都觉得他不学无术,羞于同他来往,可我却信他必能有一番作为。如今他真能扶摇直上,被朝廷重用,不就说明我眼光好会识人,自是要比那些之前躲着他,现在又把他当自家人炫耀的姐妹欢喜得许多。”
她假装没看到徐韶容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继续道:“秦柏舟现在应该也庆幸自己是加官晋爵,而不是失意落魄,这样才能让徐姐姐感到与有荣焉呢。”
这番话说完,席间贵女各个露出了然神色:嚯,这徐家姑娘,原来是个势利眼呢。
苏锦璃悠悠噙了口茶,又十分有兴致地吟起了诗:“这真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转头冲徐韶容一脸真诚地求教:“我读的诗词不如徐姐姐多,不知有没有念错呢?”
徐韶容被她气得差点翻白眼,秦月华却在心里偷偷叫好,觉得十分痛快。
她其实是很喜欢苏锦璃的,虽然娘亲成天同她咒骂这位未来嫂子,让自己千万别学她一身的臭毛病。
可她一直记得小时候苏姐姐对她最好,给她偷偷送各种娘亲不让她碰的市井小吃,教她不必理那些繁琐的规矩,心底里,她是偷偷羡慕着这位不理外界非议,只图自己舒服的姐姐。
眼看席上场面有点难看,宁远侯府的二娘子沈明珠轻咳一声,轻松将话题转开:“说到诗词,我记得郑家妹妹新作了一首诗,可是令京城才子们广为传颂、赞不绝口呢,今日难得见面,快来写给我们看看。”
沈明珠的性格圆融通透,很善于调停小姐妹之间的矛盾,这群贵女关系熟稔又微妙,少不了这么个压得住场面的人。
按说她身为宁远侯嫡女,因为哥哥实在不争气,本来是打不进核心圈子的,可这两年宁远侯府突然冒出个沈心驰,于是谁也不敢小觑了去。
最关键的是,她和乐祯公主关系极为亲密,要知道乐祯公主可是太后和皇帝放在心尖上的人儿,平日素来高傲,从不爱与闺秀们亲近,唯独对沈明珠另眼相待,足以见得她的交际能力。
可沈明珠不知道,方才那一番交锋别人都看热闹,郑芸芸却是暗自留了心。
她年纪虽然不大,但心思玲珑剔透,从小勤学诗书琴艺,才女之名传的广,对自己的婚事也极有主见。她知道英国公太太对郑家殷勤热络,就是为了促成自己和秦家世子的婚事。
那秦柏舟模样虽然家世都不错,在朝中也算父亲的得力助手,可她丹阳县主理想的夫婿,必须是万中挑一的人上人,秦柏舟也算不上不好,但到底不能优秀到让她心动。
尤其两个月前听说秦柏舟同苏家娘子退了婚,虽然她并不熟悉这位苏娘子,只听闻她在闺秀里的名声并不太好,被婆家退婚也是正常,但今日听到这些,总觉得不是滋味。
这时听见沈明珠叫她,心里便存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计较,压着裙摆站起来,接过身后宫女递来的纸笔,走到一旁的书案上挥笔写下一首诗。
她写的一手极好的簪花小楷,这首诗也作得十分别致,意韵动人,写得是春花秋月的闺阁之趣。贵女们原本就捧着这位严相家的姑娘,此时更是毫不吝啬地送出赞美。
沈明珠用扇柄一下下点着宣纸,笑着打趣道:“丹阳县主这样的才貌兼备的妙人儿,真不知道哪家公子才堪匹配。”引导贵女们跟着八卦起如今适龄的世家公子、文臣武官,气氛越发热络融洽。
郑芸芸听惯了夸赞的话,这时也不显得多兴奋,只在听到“哪家公子堪匹配时”,偷偷瞥了眼独自坐在角落的苏锦璃,谁知看见她端着茶盏闲闲靠着椅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其实苏锦璃内心是十分感激那位沈娘子的斡旋之道,主要是能让她那表姐围着郑芸芸献殷勤,总算没空来烦她了。
突然发觉有人在看她,便朝她抛去个友善的笑容。
郑芸芸未料到她如此落落大方的回应,便也只能回了个笑容。她也摸不清这位苏娘子的性子了,到底是真不在乎,还是故作姿态呢。
这时,皇后安顿好妇人们,走过来笑道:“姑娘们都到牡丹园赏花去吧,太后和乐祯公主在哪儿等着呢。”
大魏皇室多少都有些隐疾,乐祯公主自小身体便不太好,性格又十分骄傲,除了沈明珠并不常和京中贵女们打交道,因此当众女走进牡丹园时,都暗暗为公主的美貌愣了一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娇聘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娇聘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