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首页 >> 宋歌行 >> 宋歌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四公子 满唐华彩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镇北王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一品布衣 世子无双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 宋歌行全文阅读 - 宋歌行txt下载 - 宋歌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一百六十四章 改革御史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66章 改革御史台

“殿下这是要加强御史台的职权范围,但又限制他们谏言?”

看完全部材料的王安石抬眼问道,目光中有惊讶,还带着一丝戒惧。

赵昉郑重的颔首道:“不错,御史们越权已久,这点王卿难道不觉得荒唐吗?明明有谏院,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为何要越俎代庖?”

王安石无言以对,总不能说御史台越权,是因为要贯彻士大夫与皇帝共治才形成的吧。

御史进谏跟谏官进谏完全是两码事,谏院机构小,就那么几个人劝谏皇帝,再直言敢说也不过是几个人的事。

可御史台人数众多,虽然没有明朝的都察院,加入巡按御史、巡江御史、巡城御史、巡盐御史等等后的机构庞大,但也是有数十人。

宋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台院侍御史,殿院殿中侍御史和察院监察御史,主官分别为一二六人,加上管理整个御史台的御史中丞这就十个人了。

三院中还有若干个属下呢,还有留守其他三京的御史,同样有权上书,跟在汴京的本部同等权利。

随随便便就是几十个人的编制,这几十个人天天盯着皇帝劝谏,别说其他,烦都烦死了。

最大的问题是劝谏皇帝能够为自己留下刚正不阿的好名声,渐渐地这些御史们本职工作就不去关注,反而兴致勃勃的主打劝谏来了。

要知道成立御史台的初衷是监察百官啊,可到头来贪官污吏他们不管,天天管着皇帝今天跟谁睡了,这不是扯谈吗。

明朝的都察院后期也同样如此,越权成为谏官,宁愿排着队接受廷杖,也不愿监察百官。

甚至发展到什么地步呢,凡是被廷杖的官员,都会成为被天下人敬仰的君子,不仅是士子们追逐他们,连青楼妓~女都敬仰他们。

可以说这样的社会是变态的,大明朝就是这样把自己给作死的,看似言论自由,其实是群魔乱舞。

真正的言论自由应该是学术上的自由,而不是政治上的言论自由,普通百姓懂个屁的政治,还不是人云亦云,被有心人给利用的炮灰。

赵昉是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自由的,说他有私心也好,老赵家的家天下,总比给文化落后的女真人统治更好吧。

看看大明灭亡的惨痛经历就知道,中华文明倒退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要知道明朝再腐败,人民的意识其实不输给同时代的西方人,无论是文化还是科技,都站在世界的前列。

而且明朝人不排外,从上到下都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就算是不上朝三十年的嘉靖皇帝,在见到西方的火绳枪先进时,马上就下令研究仿制。

丝毫没有泱泱大国,向蛮夷学习掉份子的想法,而是很自然的看到好东西就学习。

这才是中华文明原本的模样,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自卑、不自矜,可以在文化上蔑视蛮夷没文化,但从不会轻视他们的进步技术。

更不会认为他们技术先进就自卑的认为自己不如人,因为自信自己的文化才是最高等级的文明。

“殿下这六科恐怕不简单吧?六部并非大宋最高权利机构,监督他们好像没必要吧?”

不得不说老王目光如炬,虽然赵昉并没有写上取消三省、抬高六部的制度,可他还是一眼就看穿其中的猫腻。

赵昉只能暗骂一声“自己草率了,不该把这些给他看。”嘴上笑呵呵的说:“那个以后再说,咱们眼下就说说这都察院制度如何。”

王安石深深的看一眼他,低下头再扫一眼手上的材料后说:“增加御史的人数和分类,取消御史的进谏资格,臣同意!”

“哦,你也觉得可行呀?”

赵昉惊喜的问道,王安石抬头郑重道:“的确可行,而且还是必须的。”

说着解释起自己的看法来:“殿下也知道,这些年随着变法实行,地方的监察力量已经明显跟不上了,提点刑狱司只能监察官员判决刑狱的对错,转运司,提举常平司等本职繁多,再加以监察责任,本身就力有未逮,加派巡按御史自然是最好的,毕竟本职跟兼职的区别是很大的。”

宋代地方没有御史,路、府、州一般是由转运司等这些衙门兼职监察的,至于县一级基本上没人管。

除非有人上告,或者事情闹大被上面知道了,州府才会派人下去监察。

当然宋代还有一个负责打小报告的通判,可通判的职责是针对州府主官的,对下面的县一级,才没兴趣去理会。

说白了宋朝的通判,是皇帝防止地方官做大而设置的,防的是威胁皇权,并不管地方贪腐。

至于为何知府知州要监视,那是因为宋朝的州府主官,有权指挥驻扎当地的军队。

这一点跟明朝大不相同,明代的卫所、文官中只有巡抚和兵备道有权调动,可这些都是省一级的衙门。

宋代则不同,厢军驻扎在本州的,州府主官有权调动,甚至在县城,知县都有权调动。

加上就食地方的禁军驻扎,该地的州府主官,在突发状况下也有权调动,比如平乱和外敌入侵,不需要上报朝廷,主官就可以直接下令指挥他们。

像水浒传中梁中书调动索超就是如此,根本不需要上报朝廷。

这种制度跟明朝相比其实自由度更大,因此自然需要约束,宋代的通判权利比明代大,正是这原因。

明朝的通判是佐贰官,根本不敢跟主官抗衡,但宋朝的通判往往凌驾于主官之上,因为他有直接上书给皇帝的权利。

接下来数天,王安石天天到太子府报道,两人关在书房里探讨,几天后两人联名上书,变革开始了。

御史台没有改名都察院,但设置全改了,左右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直接把反对的御史中丞给打趴下。

因为原本的御史台,御史中丞一人独大,可左右都御史的设置,从一人掌权变成两人,想要上位的人谁不眼红。

至于更高级别的御史大夫,原本在大宋朝就是个虚职,根本无权管理御史台,谁还管你呀。

加上取消进谏权利,谏院的官员自然大力支持,终于可以夺回自己的权利了,睡不踩你一脚啊。

喜欢宋歌行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宋歌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诡舍 我真是大明星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何不同舟渡 重生:1977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网游:我有超神级天赋 那年花开1981 神:赐你S级偷窃,你拿来偷我? 六零:踹了白月光搬空家产下乡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最强末世进化 玄幻:开局九个仙女师傅 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十里芳菲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帝霸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唐人的餐桌 贞观小闲王 满唐华彩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我在明末修仙 我家动物园通大唐,爆宠小兕子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大唐秦公子 终宋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民国之谍影风云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混在洪武当咸鱼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诸天皇帝聊天群 贞观悍婿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大唐便利店 
最近更新三国第一公侯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动荡的大元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大唐小医师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御赐监察使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宋歌行 墨香阁大哥 - 宋歌行txt下载 - 宋歌行最新章节 - 宋歌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