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子午等人下了青城山,抵达成都知府胡世将的府邸。这府邸也算气派。胡世将马上站在门口恭迎赵香云。赵香云受宠若惊,对多年前的宫廷礼仪居然显得很是陌生了,好似淡忘的一干二净。嘴里“我啊我”的自称,搞的胡世将不知所措。如若不是子午四人提醒,赵香云也不知如何与官员说话了。
胡世将道:“公主殿下不必如此,殿下多年以来,忍辱负重,受苦受难,下官心知肚明。”顿时神情肃穆,叹了口气。
临安知府张澄道:“公主殿下,你在金贼那里受苦了。”
赵香云摆了摆手,淡淡的道:“不必再安慰我了,我死里逃生,大难不死,也算天意难违。”
子午道:“胡知府,莫非就让我等站着说话?”
胡世将哈哈大笑,随即礼让众人走进府邸。到了厅堂,众人落座,那丫鬟看茶。
普安道:“成都府有什么好茶,名扬天下?”
余下道:“我可是知道,临安府杭州城的茶叶,名扬天下便是那西湖龙井。”
张澄道:“不错,临安府杭州城的确是茶叶名城,坐在西湖岸边品茶,自有典雅风味。”
子午道:“成都的浣花溪也不错。”
武连笑道:“我很想去杭州西湖,当年在东京金明池,我就想过此事。”此言一出,众人默然。
赵香云早已泪光点点,又想起那一年,赵香云带着子午四人走进金明池游玩,想起那历历往事,不觉心如刀割。这话又惹赵香云哭鼻子了,武连见状很是自责,却无可奈何,话已出口,才觉太过冒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在转移话题,但赵香云依然伤心难过,一言不发,低下头去,潸然泪下。
胡世将见状,叹道:“我大宋的靖康之耻,永难忘怀。”张澄道:“但愿以后天下太平。”
子午道:“这要我等大宋子民,一代又一代,与金贼战斗下去。”
普安冷笑道:“可惜,我是看不到收复幽云十六州那一日了。”
余下道:“能收复中原就谢天谢地了,还奢望幽云十六州,亏你说的出口?”
武连自知不能再说话了,便摇摇头,嘘唏不已。
胡世将道:“陛下盼望公主殿下回到临安府去。”
张澄道:“不错,下官夜以继日,不敢怠慢,马不停蹄,紧赶慢赶,总算赶到了,就怕公主殿下受委屈。”
子午道:“张知府一路多有劳顿,何不歇息几日,再做计较。”
普安道:“不错,从临安府来到成都府,可谓长途跋涉,一路颠簸。”
余下道:“张知府一路受苦了。”
胡世将道:“当年下官来成都府,一路上也是不容易,毕竟成都府四周皆是崇山峻岭,李太白都说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张澄道:“比起公主殿下在北方受的苦和委屈,本官这又算得了什么呢?陛下将此重任托付于我,敢不尽心尽力,岂不有负大宋列祖列宗的英灵了?”
胡世将道:“张知府此言,令人佩服。”
张澄道:“夜以继日,日夜兼程,只为早一点见到公主殿下。如若能让公主殿下与陛下久别重逢,本官三生有幸。”说话间,叹了口气,黯然神伤,不觉想起自己的女儿,心如刀割。
赵香云吩咐那临安知府张澄,道:“张知府,我要去峨眉山走一遭。你们到襄阳等我好了,不日我将到襄阳,与你们回合,再前往临安。不知意下如何?”
子午四人马上一怔,赵香云还是改不了口,不说这个“本宫”二字。虽说很随和了,可让官员尴尬不已。
张澄诚惶诚恐,毕恭毕敬拜道:“公主殿下不必如此,微臣但听吩咐。殿下自便,不知可否派高手一路护佑,就怕成都遇袭之事再次发生,殿下以为如何?”
赵香云指着子午四人对这人道:“你可知他四人是谁么?”
张澄笑道:“我见过他们,他们是子午、余下、普安、武连,当年在东京城,我们有过一面之缘。后来钦宗皇帝为我升官,我做了监察御史,带着武连少侠,赶到英州,追到南雄,武连少侠斩杀童贯,助我一臂之力,我们也算一起杀过贼。”说到此处神情肃穆,寻思道:“当年我虽升官发财,可却痛下杀手,自己害死了亲生女儿,我罪该万死。还记得宰相唐恪那狗东西,不怀好意,诡计多端,居然向钦宗皇帝举荐我一个七品县令去对付童贯。也怪我交友不慎,偏偏与童贯是发小,一起有过命交情。我去对付童贯,童贯必不见疑。可这卸磨杀驴,狡兔死,走狗烹,良弓藏,飞鸟尽之事,古来有之。如若钦宗皇帝听信谗言,杀了童贯,以后再杀我,如之奈何?再说如若我当年离开东京城以后,去追杀童贯,万一我被童贯杀了,金人又攻破东京城,我女儿便会被金贼欺辱。我是迫不得已才痛下杀手,如今悔之晚矣,我可怜的女儿,爹爹想你啊!”不觉眼里含泪,便揉了揉眼睛,叹道:“想起童贯被诛杀,也算为民除害,如今想起,也是饱含热泪。”众人听了这话,才不见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宋传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海阁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海阁小说网!
喜欢两宋传奇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两宋传奇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