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紧盯着第七十阶台阶,双脚牢牢站在原地,迟迟未能向前迈出。
“下一关,究竟会是怎样的阵仗?两个金丹初期的修士?亦或是一名金丹中期的强者?”
无论哪种情况,都远非他目前所能轻松应对。
“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方才那两名金丹分批次挑战已让我颇感吃力,倘若再来一实力更强劲的对手,一旦不敌,退回去了,那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绝对不能莽撞行事,反正又没规定必须即刻向上冲刺,先静下心来思索对策,看看能否寻得破敌之法。”
如此想着,他干脆盘膝而坐,闭目思索。
若是两名金丹初期修士联手,自己大不了多施展几次雷术,虽说灵力消耗巨大,可尚有一线胜算。
但若对手是一名金丹中期的修士,那“道”的领悟,必定远比初期深厚得多。
自己的雷术,真能在对方施展的“道”的阻碍下发挥出应有威力吗?
倘若不能突破对方的防御,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雷术虽强,却非无敌之物。”
“倘若真的遭遇实力远超自身之人,雷术无法奏效,却消耗过大,那我岂不是死路一条?”
“若选择正面硬刚,以我目前的境界,差距过于悬殊;若试图偷袭,在对方的‘道’之下,岂能轻易能偷袭成功。”
提及这“道”,杨成便满心头疼。
“‘道’究竟是什么?如此玄之又玄,神秘莫测,却有那么大的威力?”
“第一个金丹光影的道是'水之道',水嘛,五行之一,五行是万物的本源。那么,水之道,就是万物本源道之一。”
“第二位所施展的,是‘力之道’。力,自然法则。那么力之道,就是自然法则之一。”
“这‘道’,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奥秘?”杨成低声自语,“为何普普通通的一招,一旦沾染上‘道’的气息,威力便会有如此显着的提升,犹如脱胎换骨,有了质的飞跃?”
他回忆起先前的两场战斗,无论是“水之道”的诡谲多变,令人难以捉摸,还是“力之道”的霸道绝伦,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皆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杨成深入思索,忽然想起地球上的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
“道”,会不会就是万物的“本质”呢?
“常言说天道、天道,天道恐怕是这天地间最为根本、最为原始的规则。顺应此‘道’,则欣欣向荣;若违逆此‘道’,则天诛地灭。”
“故而,若想变得更强,便需深入理解并尝试驾驭此‘道’。”
只是,问题随之而来,他尚未结丹,这‘道’的门槛,自己当真能够触及吗?毕竟诸多典籍皆言,‘道’是金丹修士方能企及之地。
“为何不能尝试?”杨成突然语气一振,“规矩虽死,人却可为活。况且,那些古籍所记载的,未必是完全的真实。说不定,其中还有夸大成分,故意吓唬后人。”
想到此处,杨成眼前一亮,“反正此刻也无事可做,不妨一试。即便失败,又有何妨?万一侥幸成功,那便可获得巨大助力。”
“我身为五行灵根,既然要尝试悟道,那便先从这五行开始吧。”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金,主杀伐,锋锐无比;
木,主生机,绵延不绝;
水,主包容,变化万千;
火,主爆裂,焚尽八荒;
土,主承载,厚重沉稳。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构筑了这广袤无垠的大千世界。
尽管这些理念玄奥高深,复杂得令人头疼,但杨成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某些关键之处。
他不禁回想起第一位金丹对手,那施展“水之道”的金丹光影。
“水,向来以柔弱着称,为何一旦融入‘道’,竟变得如此棘手,威力如此惊人?”
他不禁回想起第一位金丹对手,那施展“水之道”的金丹光影。
“水,向来以柔弱着称,为何一旦融入‘道’,竟变得如此棘手,威力如此惊人?”
他将自己掌握的水系法术一一施展,而后观察。
水球术,攻击力不强,最大的功效便是用来灭火。
水剑术,对火系敌人有奇效,对其他修士则效果略逊一筹。
水网术,困人的实用法术。柔韧性极强,敌人在水牢中即使用力也很难冲破牢笼。
……
思索良久,杨成终于恍然大悟:“水还是那个水,从来不曾变过,它的弱点一直都在,从未消失。”
“但是,水一直都被小瞧了。至柔则刚!水滴石穿,凭借的正是这种看似柔弱却持之以恒的坚韧力量!还有,水虽看似微不足道,一滴水能做什么?可当无数水滴汇聚,便能形成江河湖海,甚至一旦失控,引发洪水,便有毁天灭地之威!”
“如此想来,这‘水之道’倒也并非难以理解。”杨成摸着下巴,眼中透出明悟之光,“聚少成多,滴水成川,散则无形,聚则有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凡人穿越修真传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凡人穿越修真传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