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天恩。”
羊衜,荀彧神情大震,起身作揖长拜。
“顾雍。”
刘牧沉声道:“擢入门下尉,暂代吏部尚书之职。”
“陛下天恩。”
顾雍深吸了口气,起身恭拜道。
中枢理政,门下议政,谏议谏政,三者没有差别,却权柄交错,互相钳制,现在就差一个谏议尉了。
“田丰,擢入谏议尉。”
刘牧不假思索道:“同样,你暂代刑部尚书一职!”
“臣遵诏。”
“陛下万年。”
田丰肃然作揖拜道。
刘牧拂袖看向刘洪,沉声道:“礼部拟诏,通传天下各州,下个月初大汉举大考取仕,取仕为三年一大考,殿试一甲者可为六部官吏,二甲为州官,三甲为郡官,余者下次可继续参与大考,亦或出众者可为县中官吏。”
“陛下。”
刘洪起身问道:“当初于陈郡定下大考,还未定过品级,此次可要推行?”
“当然。”
刘牧淡笑道:“当年便有过章程,县试中榜为茂才,郡试中榜为举人,州试中榜为贡士,会试中榜为进士,殿试中榜取三甲之才,一甲三人,二甲五十人,三甲一百人!”
“臣遵诏。”
刘洪躬身大拜。
大考取仕,一百五十三人可为正官。
这条取仕之路,可谓天下文士同舟争渡,难之又难。
余下之人,只能参与下次大考,或被发入县中为官,亦或做一个授学之师。
况且,刘牧这次算得上初开大汉的大考取仕之路,所以才会准人入六部为官,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喜欢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