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似乎有些激动,他想到顺帝时期的阳嘉新政,正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
“君无戏言!”
刘禅再次拱手抱拳:“孤恳请郑公来担任这第一任祭酒。”
郑玄看向四周满怀期待的一众弟子,转而又盯着眼前这位少年,不禁有些出神。他突然发现刘禅并没有传言中的那样不堪。
相反,弘农王身上透着一股老成、持重。
他不好拒绝,因为刘禅适才说的,也正是他心中所想。
更何况他麾下众弟子,更有不少出身寒门的才智之士,若让他们一直埋没在乡野之间,却不能造福于民,那着实有些可惜。
兴百家之学,他是赞同的,这也本就是他所擅长的。
至于学宫考核,郑玄对这个办法也是非常赞同的,总好过那些政治作秀。
昔日有童谣传唱道:“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说明汉朝的察举制早已经彻底失灵。
这些被举荐的官员,既无才学,更无德孝。大汉正是用了一群这样的儒家子弟,才陷入今日的困境。
而且稷下学宫作为治学的地方,比起洛阳的太学,则更加包容,也更加纯粹。
郑玄起身,略微整理了衣衫,俯身拜在刘禅面前:“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
“郑公如此大礼,本王真是受宠若惊。”
刘禅搀扶起郑玄,也以大礼参拜:“郑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殿下,使不得!”
“本王仰慕郑公大才,有何不可?我甘愿执弟子之礼。”
刘禅眼角闪过一丝狡黠,又成功认下一位老师。
喜欢阿斗穿越昭宁年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阿斗穿越昭宁年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