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厢鱼富贵正想得入神,那边李三一则完全没有理会他此刻内心的活动,而是自顾自地接着吩咐道:“关于丝绸织机的事儿,等三台机子完成改进之后,就暂且先停下来,不必再继续改进了。然后按照第三台改进后的机子作为标准样式,再多制作出七台来。如此一来,总共便是十台机子啦,可以组建成一个专门的丝绸织机作坊。至于这个丝绸织机作坊的掌柜嘛,你来挑选一个合适的人选就行啦。”
“好的,少爷,您放心吧,小的一定把这些事情都办得妥妥当当的。我已经将您说的每一条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了,到时候定会按照这个办法去执行。要是遇到实在拿不定主意的情况,小的要么去找少爷您请示,要么就等少爷您回来再定夺。”鱼富贵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收拾起桌上的笔墨纸砚。
只见他动作娴熟,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很快便将一切整理妥当。然后微微躬身,向李三示意自己已经准备就绪,可以随时出发办事。
这时,李三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佃户那边可不能疏忽了,这一年来,他们也着实辛苦了。虽说咱们府上的土地都是自有的,但人家佃户能给到六成的租子,也是相当不错啦。而且啊,有些佃户还帮着府里收购粮食或者鲜花什么的,也算是为府上出了不少力呢。所以呀,咱们多多少少也得有所表示才行。这样吧,每家都给发上五斤肉,让他们在过元正的时候能够吃上香喷喷的肉菜。等到过元正的时候,他们端着饭碗,嘴里嚼着美味的肉块儿,心里自然就会念着本少爷的好了,哈哈哈哈!”
李三越说越是高兴,最后竟然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豪放,仿佛已经看到了佃户们满心欢喜、对他感恩戴德的模样。
“此外,在佳节来临之前,需要为秦府以及熊家的诸位舅舅准备礼品。关于此事,你需妥善安排。对于舅舅们的喜好与需求,想必你心中已然明了。至于兰夫人那处,不妨事先询问一番,了解她的意见,如此一来,便能知晓如何操办更为妥帖适宜。”
然而,提及秦府这边,情况着实有些棘手复杂。唉,暂且先不去细想,待到时机成熟之时,再做定夺吧。
这时,李三一再一次开口补充说道:“还有一事,我欲为程铁牛所掌管的情报机构取一个名字,就叫做‘天网’好了。此名寓意着这一组织能够如天罗地网般,搜集各类重要信息,洞察一切风吹草动。而负责外围保卫李府安全的那些暗中侍卫队伍,则唤作‘影子’。他们如同影子一般,默默守护着府邸,不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
“好的,少爷。待下一次见到程铁牛时,我定会将这些事情一一告知于他。”鱼富贵一边飞速地记录下来,一边毫不犹豫地应承道。
两人接下来又聊了一会府里其他事情,鱼富贵见时间差不多就退出了小院。
李三一轻轻地推开书房那扇古色古香的门,迈着轻盈的步伐穿过庭院,朝着主屋走去。当他踏入主屋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不禁微微一笑。只见秦淑兰与木竹清正亲昵地坐在一起,两人不知聊到了什么有趣的话题,时不时发出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仿佛整个屋子都被她们的欢乐所填满。
再仔细一看,这两位女子手中皆拿着针线,正在专注地做着女工活计。而她们各自的贴身丫鬟秋叶和秦二三,则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主子们。
李三一缓缓走到座位前,刚刚坐稳,秋叶便眼疾手快地走上前来,动作娴熟地为少爷斟满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李三一轻抿一口茶后,放下杯子,然后将方才对鱼富贵所说的一部分话语,向面前的两位女子娓娓道来。
听完李三一的讲述,秦淑兰略作思考,轻声说道:“关于送给秦府的礼物嘛,其实只需准备一些赠予父母即可。等再过一段时间,我亲自去库房里挑选一番,待到那时,直接让秦府派专人过来取走便是。毕竟我此番离家出走,若是携带过多礼物,知晓此事之人恐怕寥寥无几,但如此一来,反倒容易引人瞩目,于情于理都不太妥当呢。”
听到这里,李三一心中暗自懊恼,自己怎么就把这个关键之处给疏忽掉了?这段私奔而来的爱情,虽然令人艳羡不已,却始终无法得到世俗观念的认同。想到此处,他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无奈之感。
又闲聊了片刻,秦淑兰就开始不住地打哈欠,然后很不好意思地回房歇息去了。李三一和木竹清也回到隔壁小院,舒舒服服地睡觉去了。自从木竹清被正式纳妾进入李府后,她就住在秦淑兰小院的隔壁,这边的一切基本上都和秦淑兰的小院一样。这样一来,平时两女在一起,李三一就不用来回奔波了。现在秦淑兰怀孕了,行动不太方便,主要由木竹清晚上来照顾李三一的生活起居。
第二天清晨,李三一早早地就起了床,开始锻炼身体。随着战争的临近,白天的时候,李三一除了自己锻炼身体、加强训练之外,还会和亲兵们一起操练阵法、练习合击之术。在战场上,个人的战斗力毕竟还是比不上多人的阵法。你看那些游侠和豪客,一见到军武之人就会自动远远地躲开。一支箭矢或许还能躲开,可要是十支、百支箭矢呢?李三一和他的十二名亲卫,每次出击就能射出一百三十支箭矢,要是对面只有二十人以下,在百步之内,那简直就是来一个死一个啊!
在吃饭方面,李三一也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有秦二三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汤药来调理身体,想生病都难呢!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文武双全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儿得起的。各种开销算下来,几十亩良田还能剩下多少粮食啊?武将得吃好喝好,文人得有笔墨纸砚,一张竹纸就要六七八十文,普通藤纸也得二三十文呢。而且书籍也有限,这一通花费下来,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所以啊,每到开国三代之后,阶层跨越就变得难上加难了。前世一套房就能把多少人一辈子的辛苦都搭进去,再加上一辆车,掏空六个口袋,那真是代代相传的压力啊。
现在也一样,多少佃户辛辛苦苦干一年,也就够一家七八口吃个饱饭,运气好的话能添件新衣服。谁都不敢生病,万一病了,说不定就得去轮回投胎了。想要解决文武进阶的问题,那得拿出多少积蓄啊?这可真需要勇气呢!文人得找个靠山,武将之路更是九死一生。与其赌一把,还不如老老实实当一辈子牛马呢。
喜欢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