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六没想到李义会给他来这手,隔着小队长,就把自己给掳了,眼睛睁的多大,自知理亏,又说不出反驳的话,不得不低下头来,灰溜溜的回家了。
我回到家里,把这事给母亲说了一遍。母亲感叹道:“唉,你爷爷在世的时候说过:头前有个人,强过有金银,意思就是前边有人,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办金钱办不到的事。现在咱家前边没人了,就那些不起眼的小人,都想欺负咱,咱还没有办法,为了一些小事,总不能天天跟人去打官司,尽管好人多,但咱家以后要办啥事,就困难多了,你看,从现在就开始了。”母亲经见的多了,有预见了,也就见怪不怪。她觉得这些小事,不值得和他去论理。
听母亲的话,我不服气的说道:“以后谁要是欺负咱,我就不放过他,看谁能打过村委会。”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心中就这样想着,谁想欺负我,决不能忍着让着,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好欺负。
母亲笑着对我说:“你很快就要结婚过门了,还能守着我一辈子不成?咱没有能力,只能忍气吞声了。咱家想翻身,想在人前能说起话,以后就要靠河生了,我是没希望了。天天找村长评理,我也没那闲时间,折腾不起。再说,人家也烦咱事多,还是忍口气,能过得去,就别计较那些小事。只要把河生养大成人,让他给我们遮风挡雨。我们有人了,别人也就不敢欺负我们了。”母亲看透了世事,也就说得坦然。在她的心里,只要能把弟弟河生养大就好了,至于后边的情况,那只能听天由命了。这人站在底层的位置,没能力反抗,就只有忍耐的份了。
我被母亲说的,长叹了一口气,没了应对。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硬要仰着头,碰破你的头。人要懂得,遇到难以应对的事就要低头,退一步海阔天空。难怪人家说:大丈夫能伸能屈,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自己力气太小,强硬也只有再吃亏的份。顺势而为,才会游刃有余。但我觉得,不能容忍的事,就不能忍,亏吃的多了,就会丢掉身上的正气。
真是: 能力不够莫逞强,量力而行事顺畅。
争强好胜没必要,难以容忍就反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年底。母亲和秦家人约定的,我的婚期到了,秦家人送来结婚喜贴,日子定到了腊月二十日,母亲也开始为我的婚事开始忙碌。
秦家考虑到接亲路程遥远,就和母亲商量决定:秦家出面雇来马车,让我家十九日招待客人,吃罢午饭,就用马车接送亲的人,当日晚上赶到姐姐家暂歇,二十号早,就可从姐姐迎亲,就能做到两家时间不冲突。客人中午在男方吃罢宴席,就用马车,连夜晚把送亲的人送回张家堡,母亲觉得秦家安排得当,就答应了下来。这远路上,没有办法,只能一个晚上不能休息了。
尽管母亲对我有着万千的不舍,但考虑到我的未来和幸福,不得不按风俗习惯安排,给我准备着嫁妆,并把我结婚的日子,通知到各个亲戚,希望我的婚礼,有着更多亲人的祝福。
在继父去世时候,铭阳没有回来,母亲还想借着我的婚礼,告诉他,看他是否能回心转意。
我对母亲说道:“人家已做出绝情的事了,还告诉他干什么?让他回来再搅乱心情吗?人家就怕连累自己,才有意和我们疏远。我要有志气,不和他来往,看他还能把我们困死不成。我尽管要出门,你放心,家里有事,我就回来,绝不会让你受难。”我向母亲保证着。
我和姐姐都在路上见过他,人家都不正眼看我俩了,更不愿打招呼,他不再是为了妹妹,能上树摘核桃的哥哥了。我们有自尊心,也有志气。时过情也过,他的心思已钻入牛角,恐怕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我们何必自找没趣,让时间来化解吧,我劝住了母亲。
真是: 你丢情分淡情缘,我便远离不讨嫌。
自古人生各有路,背道而驰永不见。
尽管是嫁女,母亲也是精心准备,就和张家以前那样,气势上不输于人,做事不让人瞧不起。就让姐姐,在县城准备好酒,菜,肉,自己在家也就省了许多麻烦。
铭阳没有回来,可难坏了嫂嫂夏青青。看着婚期已近,想来没有脸面,不来感觉心里过不去。在她心里,丈夫死犟,自己强拗不过,但自己不能跟着他坏了心肠。最后,她还是低下头,走到母亲面前,问母亲需要她干啥,就直接说她来做,她要母亲对她免除误会。
母亲看着嫂嫂,也没有计较别的,依旧把她当儿媳妇对待,该做的就让她做,在外人看来,婆媳关系依然很融洽,实质上,两人心里都很别扭,只是没说出口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家也不能幸免,只是母亲把一本邪恶的经文,念成善良的经文了,所以让人感觉他们婆媳间,感情依然很好,就像没有半点隔阂一样,实际假象掩盖着真实情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浊流滚滚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浊流滚滚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