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船沿浙东运河顺流而下,不过两日,便抵达了东海之滨的重镇——明州。
明州港桅杆如林,舳舻千里,来自天竺、波斯、新罗、倭国的商船云集于此,各色人种穿梭于码头,喧闹鼎沸,充满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蓬勃活力。咸湿的海风带来了远洋的气息,也暂时吹散了连日来笼罩在船队上空的阴霾。
秦昭立于船头,混沌色的眼眸平静地扫视着这座繁忙的港口。他气息内敛,若非刻意探查,无人能感知其体内那浩瀚如海、却又迥异于常人的混沌之力。胸口那块混沌石已完全与肉身融合,只在膻中穴位置留下一个淡淡的、如同天然纹路般的混沌印记,不再散发异样气息。
船队靠岸,早有明州刺史府及市舶司的官员在码头等候。镇国公驾临,地方不敢怠慢。然而,秦昭却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前来迎接的官员,虽然礼数周到,笑容热情,但眉宇间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忧虑,尤其是那位主管海贸、见多识广的市舶使,眼神闪烁,似乎在刻意回避他的目光。
“下官明州刺史周明远,携同僚恭迎镇国公大驾!”为首的周刺史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率先上前躬身行礼。
“周刺史不必多礼,本公奉旨南下公干,途经宝地,多有叨扰。”秦昭淡淡回应,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那位市舶使。
市舶使身体微不可察地一颤,连忙低下头。
寒暄过后,周刺史安排秦昭一行入住城中最豪华的驿馆,并设宴接风。席间,秦昭并未提及南下真实目的,只说是巡查海防。周刺史等人自是小心应对,言谈间对秦昭在江淮“平定水患”(指龙王庙之事)的功绩大加赞扬,但对近期明州本地之事,尤其是海上见闻,却语焉不详,多有回避。
宴席散后,秦昭回到驿馆,屏退左右。刘仁轨跟随入内,低声道:“国公爷,末将观这明州官员,似乎……有些不对劲。”
秦昭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明州港的万家灯火,平静道:“他们心中有鬼。你立刻派人,分头去打探几件事:第一,近期明州港可有大规模人员或物资异常调动?第二,市舶司近来的船舶登记,尤其是前往南海或南洋的船只,有无异常?第三,暗中查访,近期可有陌生面孔、或行为可疑之人在港口出没,尤其是与韦氏特征相似者。”
“末将遵命!”刘仁轨领命,立刻转身去安排。
秦昭则闭上双眼,神识如同无形的潮水,以驿馆为中心,向着整个明州城及港口区域蔓延开来。踏入金丹后期,又身具混沌之力,他的神识强度与精妙程度已远超同济,虽不及全盛时期的神游太虚,但覆盖一座城池却已不在话下。
无数的声音、气息、影像如同纷乱的信息流涌入他的感知。
他“听”到了码头苦力扛包时的号子,商贾讨价还价的争吵,酒馆里的吹嘘与牢骚;他“看”到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香料、丝绸、瓷器,也看到了某些阴暗角落里进行的非法交易;他更“感觉”到了这座城市气运的流动,以及隐藏在其繁华表象下的几股暗流。
其中,一股隐晦但充满贪婪与暴戾的妖气,盘踞在港口东南角的一片仓库区;另一股带着阴寒死寂的归墟气息,则若有若无地萦绕在市舶司衙门附近;而最让他在意的,是几缕极其微弱、但本质极为精纯高贵的……仙灵之气?似乎源自港区某艘即将启航的巨舰!
除此之外,他还捕捉到了数道隐藏极深、行动鬼祟的人影,他们气息内敛,训练有素,彼此间以特殊暗号联络,其行事风格,与之前在太湖无名岛上遇到的韦氏余孽颇有几分相似!
果然!韦氏的触角已经伸到了这东南海疆!他们在此必有图谋!
约莫一个时辰后,刘仁轨匆匆返回,脸色凝重。
“国公爷,有发现!”刘仁轨压低声音,“据查,约半月前,有一支打着‘岭南冯家’旗号的船队抵达明州,船队规模不大,但护卫极其森严,且与市舶司过往甚密。他们补充了大量淡水和特殊补给后,于五日前悄然离港,方向似是南下。我们的人设法接触了一个曾为那船队搬运过货物的老码头,据他醉后含糊透露,那船队运送的并非寻常货物,而是一些沉重的、用黑布严密覆盖的箱笼,形状……似与国公爷所携之物有几分相似!”
沉重的箱笼?秦昭眼神一凝。难道韦氏余孽手中,也有类似的金人?或者……是其他从归墟得到的邪物?
“还有,”刘仁轨继续道,“我们的人在港口暗巷,发现了这个。”他递过来一块巴掌大小、边缘锋利的黑色碎片。
秦昭接过碎片,指尖触及,一股熟悉的、精纯的归墟魔气残留其上,与他之前遇到的魔鼎同源!碎片上还沾染着些许已经干涸的、暗蓝色的……血迹?这血迹散发出微弱的妖气。
“在哪里发现的?”秦昭问道。
“在一处废弃的船坞附近,那里有打斗的痕迹,残留着妖气与这种魔气,但被打扫得很干净,若非我们的人仔细,几乎发现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