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静宁,秋高气爽。
黑松沟的晨雾还未散尽,陈静正在院子里晾晒刚收获的土豆。她怀里抱着九个月大的小欢喜,孩子在她怀里咿咿呀呀地扭动着。
陈静,我来帮你。刘双喜从篱笆墙外走进来,他可是村里的老庄稼汉,正是抱孙子的年纪,看着小欢喜可爱,他是爱不释手。
刘叔,不用麻烦你。陈静说道。
说什么麻烦,擎苍不在,我和你冯叔都把你当自家人。刘双喜接过小欢喜,熟练地逗着孩子玩。
小欢喜看着刘双喜,咯咯地笑了起来。这一年多,刘双喜和冯伟经常来帮忙,孩子跟他们很亲。
冯伟也扛着锄头走了过来:陈静,地里的活我帮你看了,该浇水了。
冯叔,真是太谢谢你们了。陈静感激地说。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冯伟摆摆手,擎苍为了咱们老百姓打仗,我们照顾你们娘俩是应该的。
正说着,村口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红军回来了!红军回来了!
陈静手里的木耙子的一声掉在地上。她快步跑到村口,远远地看见一队红军正在走来。
走在前面的几个人她认识——柳擎苍、吴新辉,狗娃,贺俊刚还有几个去年一起走的年轻人。
擎苍!她喊了一声,声音有些颤抖。
柳擎苍也看见了她,加快脚步走过来。他比去年瘦了很多,颧骨都突出来了,但眼神依然明亮。
静儿。他走到她面前,不知道说什么好。
孩子呢?他问。
在院子里,刘叔帮我看着。陈静领着他往家走。
回到院子里,刘双喜正抱着小欢喜。看到柳擎苍,他笑道:擎苍回来了,可把陈静想坏了。
柳擎苍接过孩子,动作有些生疏。小欢喜看着这个陌生的男人,突然地一声哭了起来。
不怕不怕。柳擎苍笨拙地拍着孩子的背,但孩子哭得更凶了。
陈静赶紧把孩子抱回去:她认生,慢慢就好了。
冯伟也走过来:擎苍,瘦了不少啊。
冯叔,您身体还好吧?柳擎苍问道。
好着呢,能吃能睡。冯伟笑道,就是陈静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不过大伙都在给他帮忙。
村民们都来看望归来的红军。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大家还是想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陈静在厨房里忙活,锅里煮着小米粥,旁边的小锅里炖着土豆。这已经是家里最好的东西了。
静儿,我来烧火。刘双喜的媳妇王小英走进厨房帮忙。
王婶,不用麻烦。陈静说。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王小英说,擎苍他们在外面吃苦,回来总得吃顿热饭。
院子里,柳擎苍正在和冯伟、刘双喜说话。
擎苍,这次回来能待多久?刘双喜问。
柳擎苍沉默了一下:可能时间不长,部队还有任务。
什么任务这么重要?冯伟问道。
迎接大部队。柳擎苍说,红二、四方面军要过来了,我们要在这里接应他们。
三大主力会师?刘双喜眼睛一亮,那可真是大喜事啊!
是啊,到时候我们的力量就更强了。柳擎苍说,蒋介石想消灭我们就没那么容易了。
正说着,村长王大爷走了过来。他今年60多岁了,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擎苍,听说你们要迎接大部队?王大爷问。
是的,王大爷。柳擎苍站起来。
那需要我们做什么?王大爷说,村里虽然穷,但只要你们需要,我们一定支持。
王大爷,我们啥都不需要,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柳擎苍说,部队来了,人会很多。
那我让大家收拾收拾自己家的地方,你们来了有地方住,我这就去组织村民准备。
不一会儿,村民们都行动起来了。有的打扫空房子,有的拿出家里的粮食,有的准备烧开水。
拴柱也来帮忙了。他今年12岁,是刘双喜的儿子。
柳大哥,我帮你喂马。拴柱看到红军的战马,主动提出帮忙。
好,谢谢你拴柱。柳擎苍摸摸他的头。
拴柱一边喂马一边问:柳叔,你们打仗辛苦吗?
辛苦是辛苦,但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值得。柳擎苍说。
我长大了也要当红军。拴柱坚定地说。
好,有志气。柳擎苍笑道,不过现在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更好地为革命做贡献。
夜幕降临,黑松沟的夜空格外清澈,星星格外明亮。
柳擎苍家的院子里,几个红军战士围坐在一起。陈静端上来一锅小米粥,还有几个粗粮饼子,一盘炒土豆丝。
来,大家吃。陈静招呼着。
冯伟和刘双喜也留下来一起吃饭。
擎苍,这次回来,你们有什么打算?冯伟问道。
柳擎苍放下碗:主要是控制西兰大道,这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我们要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做准备。
西兰大道?刘双喜想了想,那不是通往兰州的路吗?
对,控制了这条路,我们就能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柳擎苍解释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