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考虑禁止‘幻影步’”的流言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质疑与支持的声音吵作一团,将林昊和湖人队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在这纷扰之际,一向习惯于在幕后运筹帷幄的“禅师”菲尔·杰克逊,却出人意料地主动走到了台前。
他没有选择正式的新闻发布会,而是邀请了几位相熟的、以深度报道见长的篮球记者,在洛杉矶一家安静的私人俱乐部里,举行了一场小型的媒体见面会。
消息灵通的ESPN、TNT以及《体育画报》等权威媒体的资深记者纷纷到场,他们敏锐地意识到,禅师此次开口,必将是对近期风波最有力的回应。
会场布置简约,禅师身穿一件宽松的亚麻衬衫,神色平和地坐在单人沙发上,手边放着一杯清水,仿佛即将开始的不是一场针锋相对的问答,而是一次关于篮球哲学的茶话会。
“菲尔,最近关于林昊的突破技术,也就是外界所称的‘幻影步’,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有人呼吁联盟出台规则进行限制。您作为湖人队的顾问,也是NBA的传奇教练,如何看待这种技术?以及这些质疑的声音?”《体育画报》的资深记者李·詹金斯率先抛出了核心问题。
全场目光聚焦在禅师身上。只见他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拿起水杯抿了一口,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睿智和平静:
“在我漫长的篮球生涯中,我见证过许多次,当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技术或战术出现时,旧有体系所表现出的那种……嗯,近乎本能的排斥和恐惧。”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记者,仿佛在审视整个篮球历史。“人们习惯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区,用固有的标准和经验去衡量一切。一旦出现超出他们理解范围的事物,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去学习和适应,而是试图去否定、去限制,甚至去扼杀。”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依旧平和,但话语的分量却陡然增加:“关于林的技术,我听到了一些声音,诸如‘无法判定’、‘有损公平’、‘违背常规’。我想问,什么是常规?篮球规则的制定,是为了禁锢想象力,还是为了在公平的框架下,鼓励技术和身体的极致探索?”
他没有给记者回答的时间,便自问自答:“答案显然是后者。”他顿了顿,抛出了今天第一个重磅观点:
“我认为,林昊的突破,不是对规则的破坏,而是对篮球运动身体控制可能性边界的一次拓展。它不是漏洞,它是艺术。”
“艺术?”有记者低声重复,笔下飞快记录。
“是的,艺术。”禅师肯定地点头,眼神中流露出欣赏的光芒,
“如同迈克尔·乔丹在空中那违背重力的悬浮,如同‘魔术师’约翰逊那穿越人缝的不看人传球,如同拉里·伯德在投出绝杀前那该死的自信预告。这些瞬间,都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范畴,升华为一种篮球的艺术。林的技术也是如此。”
他详细解释道:“他的每一次变向,每一次重心切换,都建立在超凡的核心力量、恐怖的脚踝力量和极其精准的肌肉控制基础上。你们觉得他的动作‘诡异’,是因为他将许多微小的、常规球员无法在高速中完成的调整动作,完美地衔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流畅而不可预测的韵律。这需要天赋,更需要难以想象的努力。你们只看到他在场上如幻影般穿梭,却没看到他在训练馆里,成千上万次地重复那些枯燥的基础运球和脚步练习。”
这时,ESPN的记者迈克·特鲁德尔追问道:“但是,菲尔,有匿名球队经理表示,林的动作即使在慢放回放下也难以清晰判定,这给裁判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也可能导致误判,影响比赛公平。您不认为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吗?”
禅师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嘲讽笑容。
“裁判的判罚难度,从来不应该成为限制技术进步的借口。”他语气坚定,“当年阿伦·艾弗森的crossover,同样让很多裁判在是否翻腕上犹豫不决。结果是联盟加强了裁判的培训,而不是禁止crossover。当卡里姆(贾巴尔)的天勾无法被封盖时,联盟也没有禁止勾手。当威尔特(张伯伦)在内线无人能挡时,联盟选择的是拓宽三秒区,而不是限制他的身高和力量。”
他目光锐利起来:“面对新的技术挑战,正确的做法是提升我们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判罚精度,包括引入更先进的技术辅助手段,而不是挥舞着规则的棍棒,试图将冒头的天才打压回去。那是一种懦弱的行为,是篮球运动的悲哀。”
“您的意思是,呼吁禁止‘幻影步’的球队,是在为自身的失败找借口?”TNT的记者大卫·阿尔德里奇犀利地问道。
禅师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既没承认也没否认,而是说:“胜利者专注于提升自己,失败者习惯于抱怨环境。这是竞技体育的常态。我理解他们的沮丧,毕竟,被一个你无法理解的对手击败,滋味确实不好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紫金幻影:我的黑篮系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紫金幻影:我的黑篮系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