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汤和!”陈友谅咬牙切齿,猛地拔出佩剑,“传令张定边,死守七星洲,务必缠住汤和!本王即刻率军从断头湾出发,绕至他后方,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十万精锐水师即刻启航,朝着汤和的后方疾驰而去。陈友谅站在甲板上,望着前方的湖面,心中仍存侥幸——只要能与张定边汇合,前后夹击,汤和的水师再强,也敌不过他的十五万大军。
可他没料到,汤和早已料到他会从后方突袭。在突破望娘滩后,汤和便留下周德兴率五万水师佯攻七星洲,自己则亲率十万水师,悄悄绕至断头湾的出口处设伏。他深知陈友谅性格多疑却又急功近利,定会抓住“包抄后路”的机会,而断头湾的出口水道狭窄,正是伏击的绝佳地点。
当陈友谅的船队驶出断头湾时,水道两侧突然响起号角声。汤和的水师从两侧的芦苇荡中冲出,箭雨如暴雨般射向陈友谅的船队,火油桶顺着江面漂来,被火箭点燃后,瞬间形成一片火海。
“又是伏击!”陈友谅目眦欲裂,下令水师反击。可断头湾的出口水道狭窄,他的楼船庞大,难以展开阵型,只能在火海中被动挨打。兵士们纷纷跳水逃生,有的被火焰烧伤,有的则被箭射中,江面漂浮着船只的残骸与兵士的尸体,惨不忍睹。
张定边在七星洲得知陈友谅被伏击,心急如焚,想要率军前去救援,却被周德兴的水师死死缠住。周德兴按照汤和的部署,采用“游击战术”,不断派轻舟队袭扰张定边的船队,让他难以脱身。
陈友谅的旗舰“混江龙”在火海中被多处点燃,船体开始倾斜。他站在甲板上,望着周围溃败的船队,心中充满了不甘与绝望。罗复仁上前劝道:“陛下,大势已去,快乘小船突围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陈友谅却摇了摇头,他望着江面上升起的“朱”字大旗,想起自己力排众议发动这场决战,想起诸臣与太子的反对,想起自己多年的野心与谋划,最终都化为泡影。他猛地拔出佩剑,横剑自刎,鲜血溅在甲板上,与火焰交映,染红了洛阳湖的水面。
“陛下!”罗复仁悲呼一声,却也无力回天。失去主帅的陈友谅水师彻底溃败,有的船只投降,有的则四散逃窜。张定边得知陈友谅自刎的消息后,无心恋战,率残部突围而去,最终逃往武昌。
汤和率水师肃清洛阳湖的残敌,站在“破浪号”的甲板上,望着平静下来的湖面。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映照着船只的残骸与血迹。周德兴走上前来,沉声道:“汤帅,陈友谅已死,洛阳湖之战,咱们赢了。”
汤和点了点头,眼中却没有喜悦,只有一丝沉重:“这场仗,咱们赢了,可江东的百姓,又要多受多少苦?”他抬手望向江东的方向,心中默念:“主公,常兄弟,我没让你们失望,江东,守住了。”
洛阳湖决战的捷报很快传遍江南。朱元璋在应天府接到消息后,亲自出城迎接汤和的水师,君臣相见,感慨万千。这场决战,不仅彻底击溃了陈友谅的六十万水师,也奠定了朱元璋在江南的霸权,为他日后一统天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而远在豫州的宋青书与王胜,刚从斥候口中得知陈友谅战死、洛阳湖之战结束的消息时,两人都愣在原地,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王胜手中的陌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玄铁甲片碰撞的脆响打破了营帐的寂静,他声音发颤:“这……这怎么可能?陈友谅手握六十万水师,怎么会败得这么快?还……还自刎了?”
宋青书也收起了平日的从容,羽扇从手中滑落,目光紧紧盯着斥候递来的捷报,反复确认上面的字迹,语气带着几分恍惚:“前几日还想着如何应对他突袭黑虎关,没成想……汤和竟能在短短一周内,就全歼他的六十万水师!这战局变化,实在太快了!”
他缓了缓神,才捡起羽扇,却再没了往日的轻摇姿态,只是攥在手中:“陈友谅一死,南方最大的威胁便没了。只是咱们得立刻调整部署——没了陈友谅牵制,朱元璋的势力定会更快扩张,未来北方的压力,恐怕会更大。”
王胜也终于回过神,弯腰捡起陌刀,眼神中仍带着余惊:“不管怎样,眼下豫州暂时安全了。咱们得赶紧把这消息报给主公,让他也知晓这桩天大的变故!”
洛阳湖的水,依旧在流淌,它见证了这场惨烈的决战,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更迭。陈友谅的野心与失败,汤和的谋略与胜利,都将随着江水,载入史册,成为乱世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喜欢倚天霸业记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倚天霸业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