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关外黑水屯出了件奇事。
屯子东头的老牛家,有个后生叫牛三宝,二十出头,生得膀大腰圆,是个干庄稼活的好手。可这后生有个毛病,性子太直,说话不会拐弯,见到不平事总要插一嘴,为此没少得罪人。
这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三宝从镇上置办年货回来,天色已晚。走到半道,忽然刮起白毛风,雪片子横着飞,砸得人脸生疼。三宝缩着脖子加紧赶路,忽然瞧见前面雪地里趴着个黑影,走近一瞧,竟是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猎夹子夹住了,鲜血染红了一片雪地。
三宝心下不忍,蹲下身道:“白老仙家,遭罪了?我帮你松开,你可别咬我。”
那白狐竟似听懂人话,点了点头。三宝费力掰开夹子,又从怀里掏出备用的金疮药,给狐狸敷上,撕下衣襟包扎妥当。
“能走不?”三宝问。
白狐试着站起身,一瘸一拐。三宝摇头:“这大雪天的,把你扔这儿非冻死不可。要不你跟我回家养伤,伤好了再走?”
白狐又点头,眼中似有感激之色。三宝便将白狐揣进棉袄里,顶着风雪往家赶。
到家后,三宝把白狐安置在仓房,每日送饭送药,悉心照料。不出半月,白狐伤愈,一日清晨不见了踪影,三宝只当它回归山林了,也没在意。
转眼到了除夕夜,三宝守岁到子时,刚吹灯睡下,忽听窗外有人叫他的名字。
“谁呀?”三宝披衣起身。
推门一看,门外站着个白须老者,穿一身缎子面棉袍,精神矍铄,却不认得是谁。
老者拱手道:“恩公莫惊,老夫便是你救下的白狐。今日特来相报,请随我去个地方。”
三宝又惊又疑,跟着老者出门。说来也怪,明明刚下过雪,老者所过之处却无半点脚印。二人穿林过岗,来到后山一处僻静山洞前。
洞口被藤蔓遮掩,入内却别有洞天。石室宽敞,灯火通明,当中坐着个黑衣黑帽的老者,面如黑铁,不怒自威。白须老者上前行礼道:“黑老爷,恩公请到了。”
黑老爷抬眼打量三三宝,缓缓道:“既是有恩于胡仙,便是与我仙家有缘。今日请你来,是让你看一样东西。”
说罢,黑老爷从袖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簿子,封面上写着三个朱红大字:秀民册。
“这是何物?”三宝好奇。
黑老爷道:“此乃本地精灵考评之册。世间凡人只知科举功名,却不知山林野仙亦有考核。每岁年终,吾等便据此册评定方圆百里有灵性之人的德行才干,记录在册,上报天庭。”
三宝接过册子翻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人名,每个人名后皆有评语,分“才、德、缘、业”四等。令他吃惊的是,册中多是黑水屯的乡亲,连他自己也在其中。
“牛三宝,性直率真,勤勉肯干,然口无遮拦,易招是非。评为中中。”三宝读着自己的评语,不免有些不服气。
再往下看,更是惊讶。屯里最有学问的私塾先生赵夫子,只评了个中下,评语是“学识虽广,却无真知,好为人师,实则迂腐”;而平日里游手好闲的二流子马小五,竟评了个中上,评语是“看似懒散,实则通达,心有七窍,善察人情”。
三宝越看越糊涂:“这评的是否公允?赵夫子满腹经纶,怎就不如一个二流子?”
黑老爷笑道:“人间评判,多看重表面文章。我等仙家考评,却观其本心真性。赵夫子虽读书万卷,却只会死背经文,毫无己见;马小五虽不务正业,却通晓世情,为人豁达,遇事总有妙法。岂不闻‘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三宝恍然有所悟,又翻看几页,忽然发现屯里首富钱老爷竟评了个下下,评语尤为严厉:“为富不仁,盘剥乡里,纵子行凶,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三宝想起钱家少爷日前强占李寡妇田产,逼得人家悬梁自尽的事,不禁暗暗称是。
黑老爷道:“今日让你看此册,一是报恩,二是借你之口,警醒乡里。仙家之眼,明察秋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三宝正要再问,忽听远处鸡鸣,白须老者忙道:“天快亮了,恩公该回去了。”
三宝只觉一阵恍惚,再睁眼时,已躺在自家炕上,窗外天已大亮,竟是正月初一清晨。
三宝只当是南柯一梦,摇摇头不再多想。
谁知过了正月十五,黑水屯接连发生奇事。
先是钱老爷家半夜无故起火,虽救得及时,但仓房里囤积的年货烧了个精光。更奇的是,同样堆满杂物的左右邻舍,却连半点火星都没溅到。
接着,私塾赵夫子得了怪病,喉咙肿痛,说不出话,只好闭馆歇业。而那个二流子马小五,不知怎的开了窍,从亲戚那赊来一批山货,跑了一趟奉天城,竟以翻倍的价格卖出,赚了第一桶金。
最奇的是三宝自己。那日后,他仿佛开了天眼,看人看事格外透彻。屯里谁家有事都爱找他评理,他一语就能道破关键,化解矛盾无数。连屯长都让他三分,有事常找他商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