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有处叫藕花泾的地方,十里荷塘接连天际,每逢夏季,荷花盛开,红白相映,清香袭人。老辈人说,这荷花深处住着位荷花仙子,护佑着这一方水土。
民国十八年,藕花泾来了位叫宗湘文的年轻教书先生。他家道中落,无奈只得到这乡间小学堂谋生。宗先生生得眉清目秀,虽衣着朴素,却掩不住一身书卷气。乡人敬他学问,将临河的一处旧宅收拾出来给他住。
这宅子久无人居,推窗便见荷塘。宗湘文安顿下来后,每夜总闻得荷香阵阵,偶尔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女子歌声,婉转清越,不似凡音。他起初以为是邻家女子夜唱,不以为意。
一夜月明,宗湘文批改学生课业至深夜,忽见窗外荷塘边有一白衣女子身影,在月下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宛若惊鸿。他疑是眼花,推开窗细看,那女子却已不见踪影,只余满塘荷花在月光下摇曳。
次日,宗湘文向乡人打听,老村长捋须笑道:“宗先生怕是遇见荷花仙子了。老辈人说,这荷花中有修成仙体的,每逢月圆便会现身。不过,”他压低声音,“也有说是荷花精魅,专迷读书人,前清时就有个书生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差点投了河。”
宗湘文只当是乡野传说,一笑置之。
转眼到了七月半,中元节这天,乡里家家户户放河灯祭祖。宗湘文也买了盏荷花灯,写上父母名讳,到河边放入水中。正当他望着河灯远去时,忽听扑通一声,转头见一女子失足落水。
宗湘文不及多想,跳入河中相救。将人拖上岸后,才发现是位素未谋面的绿衣女子,约莫十七八岁,容貌清丽脱俗,不似凡人。奇怪的是,这女子虽刚从水中出来,衣衫却丝毫不湿。
女子自称名叫荷香,说是邻村人,来此放河灯不慎落水。宗湘文见她孤身一人,便邀她到住处喝碗姜汤驱寒。
自此,荷香常来常往。她总是傍晚现身,天明即去,来时带着阵阵荷香。宗湘文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学业也荒废了。不过怪的是,自荷香来后,宗湘文原本憔悴的面容竟日渐红润,学生们也发现先生比往日精神了许多。
这般过了两月,一日,村里来了个游方道士,路过学堂时,忽然驻足皱眉,径直走进来找宗湘文。
“先生身上有妖气。”道士直言不讳,“可是近日结识了什么不寻常的女子?”
宗湘文心虚,支吾不言。道士叹道:“贫道观你面相,已被妖物吸去部分精气。幸而你本性纯良,又有文气护体,才不至大病。若是寻常人,早已卧床不起了。”
宗湘文将信将疑,道士取出一面古镜递给他:“今夜那女子来时,你趁她不备照她一照,便知分晓。若见异状,明日此时我再来。”
当晚荷香又来,宗湘文心中忐忑,趁她梳妆时,悄悄取出古镜一照——镜中哪有什么美貌女子,只有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宗湘文吓得失手将镜子掉落在地。
荷香闻声回头,见地上古镜,顿时脸色大变:“你...你请道士来收我?”言毕泪如雨下:“我本荷花修成,感君相救之恩,特来报答。既然你疑我,我这就离去,永不相见。”说罢化作一阵清风,消失不见。
宗湘文懊悔不已,翌日道士再来,他如实相告。道士点头道:“这花妖似乎确无害你之心。不过人妖殊途,长久相处,必损你阳寿。断了也好。”
然而荷香去后,宗湘文日夜思念,竟一病不起。乡里郎中束手无策,都说这是心病难医。
正当众人以为宗湘文将不久于人世时,那道士去而复返,深夜入宅,对奄奄一息的宗湘文说:“那花精对你用情至深,在你病后,她夜夜在宅外徘徊,却不敢进门。我见她真心,指了她一条明路。”
道士续道:“明日午时,你到荷塘东南角,见有一枝特别红艳的荷花,那就是她的本体。你将其摘下带回,日日以清水供养,诚心祷告。待九九八十一日后,她便可脱去妖身,重修仙体,与你做一世夫妻。不过此法有违天道,你需折寿二十年,可愿意?”
宗湘文挣扎起身,叩首道:“莫说二十年,便是立时死了,也心甘情愿。”
次日午时,宗湘文强撑病体,依言前往荷塘,果见东南角有一枝红荷,艳异非凡。他小心翼翼地摘了回来,插在瓶中供养。
说来也怪,自那日后,宗湘文的病一日好过一日。他每日对花诵读诗书,倾诉衷肠。到了第八十一日黄昏,那荷花忽然放出霞光万道,满室生香,光芒中走出一位女子,正是荷香,却比以往更加端庄秀美,有了肉身。
二人终成连理,荷香贤淑能干,不但持家有道,还略通医术,常为乡人看病施药,深受爱戴。一年后,生下一子,取名宗荷生,意为荷花所生。
然而好景不长,第三年上,藕花泾来了个姓胡的富商,要强占荷塘开辟鱼塘。乡人反对,胡富商便勾结官府,以宗湘文“私藏妖孽,蛊惑乡民”为名,要拿他问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