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冰那句意味深长的“试探”,让叶茯苓更加心神不宁。
“他……他到底想试探什么?”叶茯苓坐在床边的小凳上,眉头紧锁,看向闭目调息的凌或。
凌或眼睫未动,只是薄唇微启,吐出冰冷的字眼:“……我的下落,或你的价值。”
叶茯苓的心沉了下去。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麻烦。阿冰的仇家?还是朝廷的人?孙先生看起来不像穷凶极恶之徒,但那份深藏不露的气度更让人心悸。
“那……我们怎么办?”她有些无措。对方在暗,他们在明,躲在这小药铺里,仿佛待宰的羔羊。
凌或悠悠地睁开眼,黑漆漆的眼珠子瞅向她,嘴角勉强挂着一丝轻松的笑意:“……等。”
“等?”叶茯苓愕然。
“……他既试探,必有后续。”凌或的声音低哑却清晰,“慌,无用。”
他的镇定像是有传染力,奇异地抚平了叶茯苓心中的慌乱。是啊,慌有什么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她叶茯苓什么场面没见过,笑死,虽然大多是美食节目场面?
“好吧,等着就等着!”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起来,“反正现在也出不去摆摊,正好专心给你解毒疗伤!”
她小心翼翼地又找出那本祖传手札,仿佛它是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手札的纸张已经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对它的重视程度。
她轻轻地翻开手札,每一页都散发着淡淡的陈旧气息。她的目光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上,这些文字都是祖辈们留下的智慧结晶。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开始仔细研读起来。
尤其是关于解毒固本、调理气血的篇章,她看得格外认真。这些内容对于她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她家里的药材非常有限,必须要充分利用每一味药材,甚至还需要开发一些新的配方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她逐字逐句地琢磨着每一句话,思考着其中的深意和应用方法。偶尔,她会停下来,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模拟这些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以确保自己完全理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完全沉浸在对手札的研究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凌或看着她时而蹙眉苦思,时而喃喃自语,时而一拍大腿豁然开朗的样子,眸色深了深,复又闭上眼,继续运功抵抗体内毒素,只是唇角似乎比平时柔和了那么一丝丝。
接下来的两天,叶茯苓几乎足不出户。一方面是研究药膳食谱,另一方面也是全心照顾凌或。
她根据手札上的思路和自己现代的营养学知识,尝试了新的药膳配方。没有昂贵的药材,她就用最普通的食材搭配,中医用药非常注重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达到平衡药性、增强药效的目的。
“君臣佐使”可是中医方剂学里的一个超重要概念,它讲的就是方剂中各种药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君药”呢,是方剂里最重要的,主要负责治疗疾病的主要病因或者症状;“臣药”就是来帮忙的,能让君药的疗效更厉害,或者治疗其他的症状;“佐药”的作用一是能帮君药和臣药一起加强治疗效果,二是能控制君药和臣药的毒性或者烈性,三是“反佐”,就是和君药的药性相反,但能在治疗中起到好作用的药物;“使药”就像个小向导,能带着其他药直接去到生病的地方,或者让各种药和谐相处。通过合理运用君臣佐使的搭配原则,方剂里的各种药就能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让药性更平衡,药效更强大哦!同时呢,这也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就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给患者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比如,她用常见的绿豆、甘草、金银花熬煮清热解毒的甜汤,虽然凌或评价依旧是“寡淡”,但喝完后,他腹部的灼热感和疼痛似乎减轻了些许。
她又用红枣、花生、红豆、红糖熬了补血粥,凌或虽嫌弃“甜腻”,但苍白的脸色确实肉眼可见地好转了一点点。
每一次细微的好转,都让叶茯苓欣喜若狂,也更加投入。
凌或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味觉诡异的“药人”,但配合度却高了很多。无论叶茯苓端来什么看起来或闻起来多么奇怪的汤汤水水,他都会沉默地喝完,然后给出言简意赅且通常离谱的“品鉴”意见。
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古怪却默契的相处模式。
期间,张大山来过一次,送了些山货和一只野兔,担忧地问起那天的事情。叶茯苓只说是误会,已经解决了,没多提细节。张大山憨厚,见她不欲多说,也不再追问,只是叮嘱她有事一定要开口。
小豆子则成了他们的“耳朵”,每天跑出去打听消息,再溜回来汇报。
“茯苓姐姐,赵五好像离开镇子了!有人说看见他带着包裹往县里方向去了!”
“钱掌柜这两天气得跳脚呢,听说他攀上的那个府城大人物好像对他办的事不满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药膳小厨娘与她的药人护卫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药膳小厨娘与她的药人护卫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