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褪去了盛夏的灼烈,染上几分初秋的疏朗,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窗明几净的大学历史系办公室里投下长长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纸张、油墨和旧书特有的混合气味,静谧中只余下键盘断断续续的敲击声、书页翻动的沙沙轻响,以及偶尔一两声压抑的咳嗽。时间在这里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却又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苏念正对着面前那台略显老旧的电脑屏幕,眉心紧蹙,几乎要拧成一个川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献资料,如同纠缠不清的藤蔓,将她紧紧束缚。她研究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民间工艺的传承脉络,此刻正卡在一个关键的案例分析上——关于一种近乎失传的精细刺绣技艺在家族作坊中的代际传递。她需要一份强有力的、能展现其技艺核心与传承困境的支撑材料,最好是带有原始档案性质的记录或是亲历者的深度口述。
三天。距离提交这份关乎她能否顺利通过实习考核的报告,只剩下最后三天。她已经在校图书馆和系里的数据库里反复搜索了无数遍,关键词换了一次又一次,眼睛瞪得发干发涩,屏幕上的方块字都开始模糊重影,却始终如同大海捞针,找不到那份能一击即中的关键资料。焦虑像一只无形的手,攫住了她的心脏,闷闷地发慌。为了节省时间,她午饭只是匆匆啃了一个干硬的面包,此刻胃里空空如也,加上长时间用眼过度,眼前竟有些微微发黑。
她第三次用力揉了揉酸胀发涩的眼眶,指腹按压着太阳穴,试图驱散那恼人的眩晕感,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这叹息声轻飘飘的,在过分安静的办公室里却显得格外清晰,引得旁边工位的一位研究生师兄从厚厚的典籍中抬起头,投来一个略带关切又爱莫能助的眼神。苏念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重新将视线投向那令人绝望的屏幕,心中一片茫然。
就在这时,一股极其诱人的食物香气,毫无征兆地、温柔地侵入了这片被学术气息统治的空气。那不是外卖常见的、带着油腻厚重感的香气,而是……一种家常的、熨帖的、刚出锅的温暖气息。是面食特有的麦香,混合着新鲜小葱被热油激出的独特辛香,还有……是鸡蛋,而且是那种煎得恰到好处、边缘微微焦黄、内里还带着流动质感的溏心蛋的馥郁蛋香。这香气如此鲜活,如此温暖,瞬间盖过了书本的陈旧气味,直直钻入鼻腔,唤醒了沉睡的味蕾,也奇异地抚平了一丝心头的焦躁。
苏念下意识地抬起头,循着香气的来源望去。
办公室门口,一个挺拔的身影正逆着光走来。来人正是她的实习导师,历史系最年轻的教授,陆时砚。他穿着一件质地精良的浅灰色衬衫,袖口随意地挽至小臂,露出一截线条流畅的手腕。他手里稳稳地端着一个白色的、厚实的陶瓷碗,碗口很大,碗身素净没有花纹,碗沿上方袅袅地升腾着白蒙蒙的热气。那令人心安的香气,正是从这只碗里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
陆时砚的步伐不疾不徐,径直走到了苏念的工位前。
“陆教授?”苏念像是被惊醒了似的,猛地站起身,动作有些慌乱,带得椅子腿在地板上摩擦出轻微的声响。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整个上午都像钉在了座位上,姿势僵硬,头发也有些凌乱,脸上瞬间涌起一股热意,耳根微微发烫。她下意识地拢了拢额前的碎发,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
陆时砚的目光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瞬,眼神平静无波,然后将那个还在散发着热气的白瓷碗,轻轻地、稳稳地放在了她的桌角。碗底接触桌面,发出轻微的一声“嗒”。他做这一切的动作流畅自然,仿佛只是顺手递过一份普通文件,语气更是平淡得如同在谈论今日的晴雨:“刚从校史馆那边的资料室回来,路过教职工食堂。看窗口还有刚出锅的阳春面,就多带了一份回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苏念桌面上摊开的厚重典籍、散乱的笔记、以及那个只咬了一口就被遗忘在角落的干面包,补充道:“听你键盘声敲了一上午没停,估计是忘了饭点。”他的声音不高,带着惯有的清冽质感,却奇异地没有往常那种淡淡的疏离感。
碗里的面条根根分明,整齐地卧在清澈透亮的汤底里,汤色清亮,浮着点点金黄的油花。一个圆润饱满、边缘煎得焦脆的溏心蛋卧在面条中央,蛋黄将透未透,颤巍巍的,诱人至极。翠绿的葱花被热汤一激,香气四溢,星星点点地洒落在汤面上,像初春刚冒头的嫩芽。热气裹挟着面香、蛋香、葱香,执着地往人的鼻尖里钻,勾得人食欲大动。
苏念看着眼前这碗冒着热气的面,一时间有些怔忡。这场景太出乎意料,也太……温暖了。她昨天下午确实在茶水间跟同办公室的林薇师姐小声抱怨过一句:“唉,这次报告卡住了,再这么熬下去,我感觉自己还没写完就要饿瘦三斤了!”当时陆时砚教授的办公室就在茶水间隔壁,门似乎虚掩着一条缝。苏念当时以为他在专注工作,或者根本不在意这些学生的闲谈,那点小小的牢骚应该早被风吹散了。没想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岁时予你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