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征粮司设立,户部、吏部与监察司统合,地方官吏之权,必将全数收归朝廷!”
工部侍郎林志恒忧心忡忡。
赵茂却摇头:
“哪有如此简单?”
“此话怎讲?”林志恒不解。
“君臣之间,向来是你来我往、步步为营。”
“依老夫看,老爷子未必真有那么多钱。”
“何以见得?”
“此前传信皆为信鸽,为何此次却是一只鹤?且并无那位神医的任何书信?”
林志恒顿时醒悟:“您是说,皇爷在诈我们?”
赵茂环顾四周,低声道:
“不得不疑。或许皇爷只为稳定军心。”
“再说,京城与地方千里之遥。”
“我等若想应对——阳奉阴违,并非难事。”
这位礼部尚书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望向皇城之外:
“此时,坊间怕早已传遍宫中的消息……”
……
两个时辰后,老爷子即将启程。
而京城之中,早已人尽皆知。
在城中最热闹的酒楼里。
“大消息!听说洪武老爷子今天在朝堂上,一口气提出了三条新政!”
正逢午膳时分,众人纷纷被吸引过来。
“新政?关于什么的?”
“还能有什么,财政税收啊!”酒楼里人声喧哗。
议论朝廷大事,早已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
“我听说啊……”
“这次最主要的原因,是灾民虽然暂时有粮吃,可后续安置却十分困难!”
“缺钱啊!”
“老爷子昨夜回去,连夜与百官商讨,大明的财政税收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你们知道吗?往常这种消息,等上三五个月都不见得传出来。”
“可一夜之间,洪武老爷子竟连出三条税制改革!”
也不知这些人里,是谁这么神通广大,竟能这么快得知宫里的消息。
“这第一条,是把税粮改为税银!百姓要是没银子,也可以用粮食来抵!”
“要不怎么说洪武老爷子手段高明呢。”
“就这一招,咱们这些人想十年都想不出来!”
还有人一脸迷惑:“这有什么高深之处?”
那人立马摆出一副“跟你说了也不懂”的表情。
“真笨啊,税银一旦与粮食挂钩,朝廷上下为了确保税收,是不是必须稳住粮价?说白了,这一招就把那些喜欢囤积抬价的粮商给打趴下了!”
“你们等着看,短则几月,长则半年……”
“应天府的护城河里,准要多几个嚷嚷跳河的粮商!”
众人听得兴奋。他们大多是从北元时期过来的。
谁不知道二十年前的世道是什么样子。
地种不起,粮吃不起。
要不是洪武老爷子,他们现在可能还在别处做苦役,甚至早已不在人世。
“那第二、第三条新政呢?快接着说啊。”有人迫不及待地追问。
“说来话长!”
“简单说,第二条新政,是把人头税改成田产税!”
“也就是说,那些爱囤地的士绅,得交更多税银。而且听说老爷子还要专门设一个衙门,去丈量大明各州府的田地!”
“谁要是在这期间动手脚,谁就得倒大霉!”
“至于第三条,更厉害了,简直是往豪绅心口扎刀!”
“哈哈哈,分级收税——那些依附士族的家奴,想到要交的巨额税银,这回怕是一个个都要裂开了!”
那人越说越激动。
“可气的是,朝中那些利益受损的官员,竟纷纷阻拦!”
“还有人直接说,老爷子这么做,是在加重大明的财政负担!”
人群中有人已经不满:“这不是睁眼说瞎话?”
“就是!简直胡说八道!”
那人哈哈大笑:“别急!”
“最关键的还在后头呢!”
“听说……就在洪武老爷子发怒的时候……”
“皇宫上空忽然天降祥瑞,有仙鹤齐鸣!”
“竟送来了一张藏有巨大财富的宝图!”
那人重重一拍大腿!
“这你敢信吗?大白天竟有人送来一张藏宝图,还说里面埋着数不清的黄金!”
“只要找着,别说推行老爷子的新政了,就算给大明每个人发一块金子,都绰绰有余!”
这话一出,顿时惊住不少人。
“怎么可能?骗谁呢!”
可还没等那人解释,忽然有人指着窗外惊呼:
“快看!朝廷的队伍真往钟山去了!”
“他们不是前几天才去过一次?”
远处队伍浩浩荡荡,百姓们对这场面再熟悉不过。上回朝廷从山中带回了数百万石粮食,还有从未见过的新粮种。
一时间,各种离奇传言在民间流传。
而现在,众人想起刚才听到的藏宝图传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难道这次……又要重演一次?
怎么可能?
人们心跳如擂鼓,呼吸都仿佛凝滞。
难道……他们又要亲眼见证一次奇迹?
难道千万两黄金真会现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