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让开!”小吏的呵斥声音穿过前排的流民,传遍四周,时不时的伴随着皮鞭抽打的声音。
就连城卫军此时也握紧了守住的武器,不停的驱散越来越多的人。
“都他么的让开,否则谁也别想吃了!”一个小吏大声的喊道。
可能吃不到饭这句话对于饥饿许久的流民来说,影响甚大,坚持到县城就为了有口吃的,毕竟不是每天官府都会派人施粥。
不一会儿,骚动的人群逐渐稳定下来,让出了一条道路,让施粥的队伍走出去。
顾临渊看着眼前的一幕,回头看看了城内的景象,彷佛两个世界割裂又强行融合在了一起。
“渊哥,你说官府救灾,就这么多的稀粥,能救的过来么?”阿成看着眼前的一幕说道。
“阿成,你要知道,现在的这些流民在这城墙下聚集,早晚会出问题的,当一个人饭吃不起,活下去都成奢望的时候,能爆发出能量会超出你的认知,当礼义廉耻被饥饿和死亡笼罩的时候,那时候人已经不再是人了,现在官府救灾,救的不是灾,是人心,是活下去的希望。”顾临渊对着阿成说道。“况且这么施粥也是错误的解决方式,治标治本,现在应该算是勉强治标,现在你还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
“小兄弟为何这么说?”此时跟在施粥队伍后方不远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听到顾临渊的话后,神情微微一动,对着顾临渊问道。
“这位大叔,没什么”顾临渊也知道言多必失,刚刚自己只是对着阿成说话,没想到这中年人在这情况下竟然能听到自己和别人的谈话,况且中年人衣着也不像普通的百姓,便不再多言。
“小兄弟看着有点眼熟”中年人似乎是想到什么,说道“顾秀才是你什么人?”
“您认识我父亲?”顾临渊一脸诧异的问道。
“整个海州城秀才也没有多少,而且顾先生也曾是我诚隆商行的账房管事,之前看着你眼熟,没想到你是故人之子。至于我,目前是诚隆商行海州的东家,我叫陈宇东,你叫我陈叔就好。”中年人缓声说道。
顾临渊听父亲说过,诚隆商行的东家,有学识,温文尔雅,为人温和,对下属不苛刻,愿意对落难的百姓伸出援手。
父亲还说,如果他不是商人,是当官的,那一定会是一个好官。
父亲从没有对人有如此高的评价,而诚隆商行的东家,父亲却给予了此人很高的认可。
“陈叔,刚刚是我胡言乱语,您就不要在意了”
“你那可不是胡言乱语,胡言乱语能说出救灾,其实救的不是灾,是人心这样的话么?走,我们到旁边聊聊吧,就当是我们叔侄聊聊天。”陈宇东对这少年也十分好奇。
毕竟这话如果说是一个久经官场的人所说,也不会显得突兀,但是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口中所说,那就说明这人有着自己的见解,有着与少年不符合的成熟。
说着拍了拍顾临渊的肩膀,拉着他往人少的地方走去,找到一块空地,也不在意形象,直接盘膝而坐,顾临渊无奈,也是学着陈宇东的样子坐下。
“小顾,你之前说这施粥的方式错了,为什么说错了?自古以来施粥不都是官府救济百姓么?放心的说,此地也就你我二人。”陈宇东对着顾临渊说道。
“陈叔,那我就说了,您听听就好,陈叔,这次的施粥,你们诚隆商行应该有参与吧,应该是县尊大人邀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商讨过了吧?”
“这些稍微打听一下,应该就知道县尊前些日子邀请各大家族到府衙相聚,不算什么,不过你是如何猜测和这有关呢?”
“其实并不难想到,首先是流民问题,我记得之前流民每天在城外并不多,偶尔多起来,也不过百人左右,现在越来越多,看今天,千余人,这些流民大多是操持着山东口音,而近些年山东出现饥荒,多是家中受灾,扛不住天灾的百姓,逃难至此。此时徐州城那边应该更多,海州这边会少了很多,但是当海州城这边出现大量流民的时候,说明山东那边的大旱已经扛不住,开始出现大规模流民了。”
“这次施粥,能让城外的流民暂时温饱,但流民越多,越难控制,尤其是一群吃不饱的人,官府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必然要开仓放粮,但是又不能放的太多。”
顾临渊看着施粥队伍后面跟随的人群,说道:“再看看后面队伍里跟随的人员,不少都是能吃饱的,他们也要和城外的流民争抢,他们有活计,能吃到粮食,可是也要去占点便宜,毕竟是免费的一口吃的,人心的贪婪是止不住的,施粥之前做好相应的方案,可以直接当着这群流民的面,往粥里添加沙子搅拌,或者加入甘草等苦涩的东西,这样除非饿急的灾民会吃,后面尾随的人必定嫌弃不会去争抢。”
“又或者以工代赈,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应该有很多地方实施了,但是他们真的做到了么?最简单的,招募流民做事,用颜色竹筹法,出工出力的流民每天完成任务后,发放不同颜色的竹筹,到赈灾点领取吃食,这些流民可以做什么?加固城墙,挖河,饮水,开荒等,太多可以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掘明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掘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