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刚结束,京城考察组就扎进了会议室。
上午他们已鉴定四张图纸真伪,初步判断为真,但仍有疑问。
邱学林教授用血丝的眼睛盯着王处长:“王处长!这四张图纸,我们初步看过了。无壳弹的概念,旋转膛闭锁的构想,供弹机构的原理,确实体现了很高的设计水平,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他话锋一转,手指轻轻点着图纸:“但是,从理论图纸到实际产品,中间隔着千山万水,仅凭这四张图,我们认为,完全不足以支撑完成样枪的试制工作。”
他顿了下接着道:“其次,工艺实现路径在哪里?再者,非核心零部件和装配调试依据在哪里?”
“王处长,”邱学林身体微微前倾,加重了语气:“没有完整的工艺技术文件体系,单靠这四张原理性图纸,九号信箱是如何克服这些工程技术难关,在一年半内成功试制出符合要求的样枪的?这一点,我们考察组需要一个符合工程逻辑的解释。”
范辛伟接口道:“对,老邱说得对。只有这四张图,没有配套的,详尽的工艺规程,工装设计,材料规范……其试制成功的难度,不亚于平地起高楼。”
其中一个考察组成员更是咄咄逼人道:“我们很想知道,九号信箱的同志们,具体是依靠什么方法突破这些瓶颈的?特别是核心旋转部件的加工精度,是如何实现的?”
王处长扫视众人,严肃道:“至于你们提到的其他相关技术资料,包括更详细的工艺文件、材料规范、非核心零件图等。”
他停了一下,严厉道:“有,还有十几箱。但根据保密条例规定,属于更高密级范畴,已按程序封存。本次考察,无权调阅。这是必须执行的命令!至于怎么造枪……”
他话锋一转,目光投向旁边沉默不语的刘师傅:“全靠厂里几位八级老师傅。他们对着这四张图,凭手艺和经验,一点点摸索,制图,搞工艺,试错,硬生生‘啃’出来的。用最好的材料,手工精细打磨,整整一年半,才搞出样枪。”
邱学林果断地站起身道:“王处长,同志们!技术路线的讨论可以暂时搁置。现在,考察组提出一个基本要求:立即安排我们,对九号信箱试制成功的‘火种’冲锋枪样枪,进行实物观察。我们需要亲眼确认样枪的存在状态,基本外观和加工质量。这是评估该项目技术可行性和下一步工作建议的必要环节”
“对,看枪,必须看枪!请王处长安排”专家们群情激奋。
图纸缺失和造枪过程的“传奇”让他们对实物更加渴望。
王处长脸上显出巨大担忧和抗拒,下意识搓着手,声音低沉:“邱工程师同志,各位同志,这个……真不行啊!”
“为啥不行?”邱学林几乎要拍桌子。
“上级不让。样枪明天试射,就这一支。其他按保密要求都销毁了。明天试完立刻上交。要是你们拆卸导致枪不能用,我们担不起这责任。同志们,你们应该知道这枪加工和组装有多难,不行!”王处长为难道。
“我们不碰,更不打!”邱学林强压怒火保证道:“就静态观察,远远看,看看外形。感受一下它存在,这也不行?王处长,连实物都不让看,我们咋向上级报告?咋评估价值和风险?这是基本要求!”
王处长沉默了,额头冒汗,仿佛内心激烈斗争。
他看向胡代表,胡代表一脸凝重,摇头,眼神示意“不能冒险”。
他又看向刘师傅,刘师傅更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满脸惊恐哀求。
会议室陷入窒息般的僵持。专家们焦急愤怒,保卫干部忧惧固执。
终于,邱学林猛地起身,不再理会王处长,径直走向那部红色保密电话。
他拿起听筒,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给我接京城XX部!专线代号‘惊雷’!我是邱学林!有紧急情况,需直接向首长请示!”
胡代表看向王处长,眼中满是探寻。王处长微微一笑,给了一个放心的眼神。
电话接通。
邱学林背对众人,低沉急切地汇报了工艺图不让查,实物观察被拒的情况,再三强调静态观察的必要和安全,恳请首长特批。
终于,邱学林紧绷的身体稍松,他对着话筒沉声道:“是。首长!明白,坚决执行命令。谢谢首长!”
他放下听筒,转过身,脸上带着凝重,看向王处长,声音平静地传达道:“王处长,首长特批:允许考察组在绝对安全、全程监督、严禁触碰、严禁任何激发和拆卸的前提下,对‘火种’冲锋枪进行静态远观。请立刻安排。首长强调,务必确保“火种”安全。”
王处长深吸一口气,立正,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无奈:“是!坚决执行命令!请各位专家稍等,我马上去请老师傅把枪……请过来。观察地点需要特别布置,保证绝对安全距离。李队长,维持秩序!”
观察地点设在保卫处大楼尽头一间闲置库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