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爷爷的手指先是点在郝胜利身上,但看着他那眼巴巴的眼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
偏头看向旁边看戏看得正起劲的邱伯伯,他手臂一斜,手指点着邱伯伯,语气中带着迁怒:“老邱,看看,看看你干的好事!给一千多块就把这小子的胃口撑得更大了,现在倒好,赖上我了。”
邱伯伯一脸无辜加无奈:“老书记,这怎么能怪我呢?您也看到了,这小子……”
他指了指郝胜利,“那算盘打得拍拍响,他那账本一摊开,谁听了不头疼?”
“头疼也得解决。”孙爷爷没好气地说,目光重新落回郝胜利身上:“胜利,你说的这些,粉碎机,挤出机,烘干机……这些机器,你懂吗?你知道怎么造吗?”
郝胜利立刻挺起小胸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懂。孙爷爷,我真的懂!我研究过。”
他立刻将粉碎、挤出、烘干的原理和配合作用快速地讲述了一遍。
孙爷爷和邱伯伯听得一愣一愣的,孙爷爷更是狐疑地追问:“你从哪儿学的这些?厂图书馆里那些书,你看得懂?”
郝胜利早有准备:“书上看的,厂图书馆里有。还有,我也看过图纸。”
孙爷爷知道郝胜利拿画图纸当画画玩的事,也知道他有画图纸的本事。
他皱着眉头,手指无意识地在藤椅扶手上敲击着,似乎在权衡利弊。
郝胜利知道火候差不多了,立刻抛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方案:“孙爷爷!邱伯伯!我们儿童团搞饲料加工,不单单是为了养自己的那点鸡鸭!”
“哦,不是为了自己?”孙爷爷和邱伯伯同时愕然,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搞懵了。
郝胜利用力点头:“对!我们搞饲料加工厂,主要是面对广大的农村社员同志们服务。”
“为他们服务,他们又没有富裕的粮食,人都不够吃。”邱伯伯疑问道。
郝胜利解释道:“您二位想想,现在农村社员家里养鸡养鸭,是怎么养的?大多就是撒点粮食,或者让鸡鸭自己在地里刨食,对不对?”
孙爷爷和邱伯伯下意识点头,这是普遍现象。
“这样养,小鸡长得慢,下蛋也少,为什么?”郝胜利自问自答,“关键就在饲料上,人吃的玉米,麦子那是细粮,社员同志们自己都舍不得多吃,哪能天天拿来喂鸡,可除了粮食,他们还能喂什么?红薯,土豆倒是产量大,可鸡鸭吃红薯土豆,消化不了多少,还容易拉稀,营养也跟不上。”
他顿了顿,看到两位领导若有所思的表情,立刻道:“但是,我们有办法。我们有机器,我们可以将社员同志们家里富裕的红薯土豆,不太好的麸皮,米康,加工成鸡鸭的饲料。”
郝胜利比划着:“这加工好的饲料,社员同志们拿回去喂鸡喂鸭,小鸡小鸭爱吃,长得快,下蛋多。这样一来,社员家的鸡鸭下蛋多了,他们日子好过点,说不定还能拿富余的鸡蛋来换我们的饲料,或者卖给厂里食堂,大家都有好处。”
邱伯伯和孙爷爷两人面面相觑,他们俩能听懂,但不明白,但是用红薯来养鸡鸭他们还是知道的,但那东西不行。
孙爷爷想了一下,干脆推出去,道:“机器上面的事情,你跟我说不着,我也不懂,你自己找你爷爷说去,他是厂长,你要的这些归他管。原则上我同意了,但,你能不能说服你爷爷,那是你的事。”
邱伯伯也点头道:“没错,自己找你爷爷去,别拿我们不懂的骗我们。”
郝胜利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即立刻可怜巴巴道:“行,机器的事情我找我爷爷去,不过,孙爷爷,资金方面?你不会真看着我们的小鸡小鸭饿死吧!”
“你……”孙书记说了郝胜利一句,他偏头看了眼邱伯伯,那哀怨的眼神,看得郝胜利都差点没憋住笑。
孙爷爷闭上眼,手指用力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足足沉默了十几秒,孩子们都屏气凝神瞅着他。
终于,孙爷爷睁开双眼,带着一种‘割肉’的表情,伸出两根手指:“这样,厂里再特批一笔钱给你们,额度……两千块。加上邱伯伯工会那边的八百块启动资金,一共两千八百块!这已经是厂里能挤出来的极限了。再多一分都没有。”
两千八百块!
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屋里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声,孩子们的眼睛都瞪圆了,小嘴张得能塞进鸡蛋。
两千八,这能买多少大白兔奶糖,能买多少个鸡蛋鸭蛋,多少辆自行车。
大鼻涕掰着手指算道:“爸爸的工资是38块五,两千八百块,是爸爸多少个月的工资,哎呀!我算不清。太多了。”
孙爷爷语气陡然严肃,目光盯着郝胜利和小丫头红梅:“但是,“郝胜利,孙红梅,你们给我听好了!这钱,每一分都要用在刀刃上!每一笔支出,都要有详细的账目,由厂办和工会共同监督!要是账目不清,去向不明,或者搞砸了……你们知道后果!到时候,别说儿童团,我第一个饶不了你们。听清楚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