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几天,林凡终于迎来了一个【白银】气运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正是开发“林氏一号渔场”的好时机。
他仔细检查了装备,特意带上了几种不同网眼的渔网,以及用于测量鱼体长度的卡尺——这是他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小工具。
航行途中,他刻意绕了点路,在几处常规海域象征性地下了几网,捞了些杂鱼充当“掩护”。确认四周无船后,他才调整航向,朝着笔记本上那个珍贵的坐标驶去。
再次抵达“林氏一号渔场”,林凡的心情与上次勘察时又有所不同,多了几分“农场主”般的审视和期待。他没有立刻大规模作业,而是像一位精细的农夫巡视自己的土地般,先驾船绕着渔场边缘缓缓航行,用探鱼器仔细扫描不同区域,初步判断鱼群的分布和密度。
“东边礁石区回波密集,可能是定居性鱼种和龙虾…西边水深一些,有移动的鱼群信号,像是鲷鱼或鲈鱼…”他一边观察,一边在心里的地图上做着标记。
规划好大致的捕捞区域后,他选择了西侧那片有洄游鱼群的区域作为今天的第一站。他放下的是网眼较大的流刺网,主要目标是捕获体型较大的成鱼,让未成年的小鱼能够轻松逃脱。
下网,等待,收网。
整个过程平稳而高效。白银气运加持下,一切顺利。渔网出水时,沉甸甸的,银鳞闪烁,噼啪作响。主要是个头不小的黑鲷和黄鳍鲷,也有几条海鲈鱼。数量不少,但并没有达到夸张的程度,完全在一片丰产渔场正常收获的范围内。
林凡仔细地将渔获倒入活水舱,同时格外留意其中是否混有体型明显偏小的幼鱼。果然,他发现了几条不够尺寸的小黑鲷,小心地将其捡出,放归大海。
“对不住了,小家伙,再多长两年。”他轻声说道。这个举动看似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傻”,但林凡相信,这才是长久之道。
接下来,他转移到东侧的礁石区。这里不适合下网,他换上潜水装备,准备进行人工捕捞。这里的资源更加丰富,礁石缝隙里藏着不少龙虾和螃蟹,岩壁上吸附着鲍鱼和海胆。
林凡像一只精准的海獭,利用潜水装备提供的便利,高效地捕捉着达到规格的猎物。对于抱卵的母龙虾和个头太小的鲍鱼,他都选择了放过。他只选取最肥美、达到最佳规格的个体,每次下水都不会将一片区域扫荡一空。
忙碌了大半天,活水舱和几个网袋渐渐被填满。收获颇丰,种类繁多,质量上乘,但总量控制在一个优秀的渔民凭借“好运气”和“好技术”能够达到的水平,不会显得过于惊世骇俗。
期间,有一艘邻村的渔船曾从远处驶过。林凡心中微微一紧,但并未慌乱。他提前做的“掩护”起了作用——那艘船看到他在“常规区域”作业后,并没有过多关注,很快就驶向了别的方向。这让林凡更加坚定了自己谨慎策略的正确性。
夕阳西下时,林凡开始返航。他看着舱内活力十足的渔获,心中充满了踏实感和成就感。这与之前依靠系统技能爆发式获取巨量财富的感觉不同,这是一种细水长流、掌控有序的满足感。这片渔场,真正开始为他产生稳定而可靠的产出。
回到村里,他将渔获进行分类。大部分高品质的海鲈鱼和鲷鱼放入冷库暂存,准备联系赵老板。一部分品相不错的龙虾和螃蟹则直接卖给老陈,换现钱。依旧是最值钱的部分低调处理,普通部分则正常出售,维持他“收获很好但并非离谱”的形象。
老陈看着他那堆渔获,啧啧称赞:“凡子,你这技术是越来越好了啊!这鲷鱼个头真齐整!今天又找到好地方了?”
林凡笑着敷衍:“是啊,运气不错,找到个鱼窝子,就是远了点,油费了不少。”
晚上清点收入,虽然远不如上次卖大黄鱼那么爆炸,但依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而且来源清晰合理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气运值也有了稳定的增长。
【气运值+0.8】(成功开发并获取可持续渔场稳定收益,践行可持续捕捞理念)
【当前气运值:3.5】
气运值重新开始稳步积累。
林凡在笔记本上“林氏一号渔场”的页面下,记录了今天的捕捞位置、主要渔获种类和大致数量,并备注:“东区礁石资源丰富,需控制捕捞强度;西区鱼群活跃,可作为主要轮捕区。”
他就像一个真正的产业管理者,开始为他未来的海洋帝国,写下第一本详细的“账册”和“规划书”。
拥有“林氏一号渔场”的稳定产出后,林凡与赵老板的合作关系进入了新阶段。
他并没有一次性将库存的所有好货都抛出,而是分批、分类地联系赵老板。今天提供一批肥美的黑鲷,过两天再出一批活力十足的龙虾,偶尔搭配几条品相上乘的海鲈鱼。每次数量不多,但品质极其稳定,而且总能保证是鲜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