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章:论文的陪伴
三月的风还带着料峭的寒意,透过图书馆三楼靠窗的玻璃窗,轻轻拂在林晓妍摊开的笔记本上。纸页边缘印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几个字,被她用荧光笔涂了又划,笔尖悬在空白处许久,终究还是落不下去。大三下学期的校园里,处处都飘着毕业论文的紧张气息,而她像被这场浪潮困住的孤岛,捧着选好的题目,却找不到通往岸边的路。
图书馆的中央空调嗡嗡作响,身边同学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林晓妍却觉得整个世界都静得可怕,只有自己脑子里的混乱在翻涌。她已经在知网、万方上泡了整整一周,下载的文献堆在电脑桌面的文件夹里,像座小山——从《传统纹样的历史演变》到《现代设计中的文化传承路径》,每一篇她都逐字逐句读过,可合上书页,那些零散的知识点依旧像断线的珠子,串不成完整的思路。
“到底该从哪里切入啊……”她对着屏幕里的文献叹气,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鼠标,点开了苏逸辰上周发来的消息。消息停留在“有不懂的随时问我”,后面跟着一个温暖的笑脸表情。苏逸辰比她大三届,现在在一家文创设计公司做项目主管,两人是去年校庆活动上认识的——当时林晓妍负责设计活动海报,苏逸辰作为校友嘉宾来指导,一眼就指出了她海报里传统元素运用的生硬之处,后来便成了她在设计领域的“引路人”。
可这几天,林晓妍没好意思再找他。她看着苏逸辰朋友圈里晒出的项目进度——凌晨两点的办公室、满桌的设计草图、客户沟通会的现场照片,知道他正忙着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IP开发项目,自己这点“论文困惑”,实在不忍心再占用他的时间。
她关掉聊天窗口,重新把注意力拉回文献上。目光扫过一篇关于宋代缠枝纹的论文,里面提到这种纹样“线条流畅,寓意吉祥,却因过于繁复,难以融入现代简约设计”。这句话像根细针,轻轻刺了她一下——她之前想过从传统纹样入手,可总觉得传统纹样和现代设计之间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怎么也找不到突破口。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渐渐暗了下来,图书馆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暖黄色的光线落在书页上,却没能驱散林晓妍心里的迷茫。她收拾好东西,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出图书馆,晚风一吹,竟打了个寒颤。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苏逸辰发来的消息:“还在图书馆吗?我刚结束项目会,路过你们学校,要不要一起吃晚饭?”
林晓妍站在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上,看着远处路灯下那个熟悉的身影——苏逸辰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风衣,手里拎着一个纸袋,正朝着她的方向挥手。她犹豫了几秒,还是快步走了过去,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沮丧:“苏先生,你怎么来了?”
“猜你这几天肯定没好好吃饭。”苏逸辰把纸袋递给她,里面是她爱吃的草莓蛋糕,“看你朋友圈没更新,就知道你还在跟论文较劲。”他太了解林晓妍的性子了,一旦遇到难题,就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连日常的分享欲都会变少。
两人沿着校园里的林荫道慢慢走,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林晓妍踢着脚下的石子,终于还是忍不住把自己的困惑说了出来:“我找了好多文献,也看了不少案例,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比如传统纹样,要么用得太老气,要么就只剩个‘壳’,没有灵魂……”
苏逸辰听着她的话,脚步渐渐停下,转头看向她:“晓妍,你有没有想过,不是传统纹样不适合现代设计,而是你还没找到‘转译’的方法?”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一张图片——那是一个白色的陶瓷茶杯,杯身上没有繁复的花纹,只在杯口处用淡青色勾勒出半圈缠枝纹的线条,简约却不失雅致。
“这是我们公司上个月做的茶具项目,”苏逸辰指着图片解释,“客户一开始想要满版的宋代缠枝纹,觉得这样才‘传统’,但我们团队讨论后,决定只提取缠枝纹最核心的曲线元素,简化后放在杯口和杯底。你看,这样既保留了缠枝纹的辨识度,又符合现代人喜欢的极简风格,上市后销量特别好。”
林晓妍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凑过去盯着手机屏幕,手指轻轻点在杯口的线条上:“原来还可以这样!不是把传统元素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而是提炼它的‘魂’?”
“对,就是‘魂’。”苏逸辰笑着点头,“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我们不需要把整棵树都移栽到现代设计里,而是要摘下它的果实,或者截取它的枝条,重新培育出适合当下土壤的新植物。比如你写论文,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讲所有传统文化元素,不如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点,把它挖深、挖透。”
那天晚上,苏逸辰陪她在学校附近的咖啡馆坐了很久。他没有直接给她答案,而是拿出自己公司的项目策划案、设计草图,甚至是和客户的沟通记录,一点点跟她分析“传统元素现代转译”的方法——从色彩的简化到造型的重构,从寓意的创新解读到功能的结合,每一个案例都讲得细致又生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亲手养大的玫瑰送人了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亲手养大的玫瑰送人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