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皇庄废窑一夜的惊心动魄,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激起了滔天暗流。赵琰携关键证物秘密回府,与林小满短暂会面后,便立刻闭门不出,与少数绝对心腹幕僚彻夜密议,筹划如何将这足以扳倒孙党的铁证,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有效的方式呈达天听,务求一击致命。
然而,风暴的来临,远比他们预想的更为迅猛和卑劣。赵琰与林小满都低估了对手在绝境中的反扑之力与无耻程度。
就在赵琰回府的次日清晨,天色未明,太极殿的晨钟尚未敲响,一份由都察院十三道御史联名上奏的弹劾奏章,便已通过通政司,急递至御前。奏章内容并非直接攻击靖王,而是以极其尖锐、耸人听闻的笔触,将矛头直指尚在靖王府“养病”的林小满!
奏章中罗列数条“罪状”,条条诛心:
其一,指控林小满出身不明,其技艺师承诡异,所制点心常有出人意料之效,如使厌食者开胃,体弱者转安,疑似暗通巫蛊妖术,借食物为载体,行魇镇蛊惑之事。
其二,翻出中秋宴“馊食案”旧账,虽承认证据不足,但坚称其“行事诡秘,难脱嫌疑”,且与宫中屡生事端之人过从甚密(暗指与靖王关系)。
其三,最恶毒的一条,竟称有“知情者”举报,林小满能培育出一种“妖异果实”,色泽如琉璃翡翠,食之能惑人心智,甚至操控他人言行!并隐晦提及前朝胡不归以奇术魅主之旧事,暗示林小满或为其传人,潜入宫廷,图谋不轨!
“巫蛊”、“妖术”、“惑心”、“操控”——这些字眼,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最敏感、最致命的禁忌,尤其触及皇室最深的恐惧。奏章虽未明言,但字里行间将林小满与“胡不归”联系起来,更是直戳先帝朝那桩被刻意尘封的宫廷秘案逆鳞!
这已不是简单的弹劾,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从根子上彻底摧毁林小满,并借此重创靖王赵琰的政治谋杀!孙继儒一党显然已嗅到灭顶之灾的气息,不惜动用最阴毒的手段,抢先发难,企图将水搅浑,扳回一局!
奏章一经传出,朝野震动!虽然早朝之上,皇帝并未立刻表态,但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已让所有官员噤若寒蝉。流言如同瘟疫般在宫闱内外迅速蔓延,“林小满是妖女”、“靖王被妖术所惑”的谣言甚嚣尘上。原本因太后病愈而对林小满稍有改观的某些势力,立刻转变态度,避之唯恐不及。
消息传到靖王府时,林小满正在静思苑内翻阅胡老头留下的竹简,试图寻找更多关于“琉璃翡翠珠”的线索。当陈锋面色铁青地将朝堂弹劾的大致内容告知她时,她手中的竹简“啪”地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浑身冰凉,如坠冰窟!
妖术?惑心?操控?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如同淬毒的利箭,将她钉在了耻辱柱上!她终于明白,孙党不仅要她死,还要她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更要借此,将污水泼向保护她的赵琰!这一招,太毒了!
“王爷……王爷何在?”她声音颤抖地问。
“王爷已紧急入宫了!”陈锋咬牙道,“陛下召见!此番……此番怕是来者不善!”
林小满瘫坐在椅子上,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愤怒。她可以面对食材的刁难,可以应对厨艺的比拼,甚至可以冒险探查阴谋,但面对这种完全脱离事实、直指人心最深恐惧的污蔑,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妖术”的指控,几乎是无解的绝杀局!
此刻,皇宫,御书房。
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皇帝端坐于龙案之后,面色阴沉,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跪着的靖王赵琰,以及站在一旁,虽躬身却难掩得意的孙继儒等几位御史官员。龙案上,赫然摊着那份弹劾奏章。
“靖王,”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千斤重压,“这份奏章,你怎么看?林小满此人,如今可在你府上?”
赵琰伏地叩首,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回父皇!奏章所言,纯属子虚乌有,恶意构陷!林小满乃寻常民女,凭手艺立身,其点心确有独到之处,乃因其对食材特性理解精深、心思灵巧所致,与所谓‘妖术’毫不相干!儿臣可担保其清白!”
“担保?”孙继儒阴恻恻地开口,语气带着讥讽,“王爷,知人知面不知心啊!那林氏所作所为,桩桩件件,岂是‘手艺灵巧’四字所能解释?太后娘娘前番急症,何其凶险?偏偏在她曾进献点心之后!六皇子体弱,亦曾食用其物!如今京中流言四起,皆言此女身负异术,王爷您……久在军中,或不解此等阴私手段,切莫被其表象所蒙蔽,以致……养虎为患啊!”话语中的暗示,恶毒至极。
皇帝眉头紧锁,显然孙继儒的话戳中了他内心的疑虑。皇家最忌惮的,便是这等玄乎其玄、难以掌控的力量。
“父皇明鉴!”赵琰抬起头,目光直视皇帝,毫无退缩,“孙御史所言,皆是捕风捉影,毫无实据!太后娘娘急症,经太医署张院判详查,已证实乃香料与药物相克所致,与林小满毫无干系!六皇子食用其点心后,食欲渐开,太医院亦有记录可查,乃调理之功,何来异术之说?至于流言,更是宵小之辈散布,意在混淆视听,构陷忠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汴京早餐合伙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