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山地宫深处,油灯的光芒在石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映照着赵琰日渐恢复血色的脸庞和林小满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墓老带来的消息如同阴云,笼罩在刚刚燃起的希望之上——山外出现不明身份的大批人马,搜山之势渐紧。回京之路,尚未启程,已见刀光。
“是高世玄的人,还是‘黑寡妇’的报复?”林小满忧心忡忡地看着铺在石桌上的北疆地图,那上面标注着可能的回京路线,每一条都看似危机四伏。
赵琰指尖点在地图上寂灭山的位置,目光沉静如水,却透着锐利:“都有可能,甚至可能是北漠或韩德海残部,想阻止我们携证据入京。硬闯,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重伤初愈,声音仍带着一丝沙哑,但那份属于靖王的沉稳与决断已然回归。
墓老捻着胡须,沉吟道:“王爷所言极是。眼下敌暗我明,强行突围,风险太大。况且,王爷伤势未愈,需静养些时日。老夫以为,不如……暂避锋芒,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林小满抬眼望去。
“不错。”墓老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最终落在寂灭山东北方向、位于大靖、北漠以及几个中小部落交界处的一个点——“三川口”。“此地乃三方交界,设有互市,鱼龙混杂,却也消息灵通。更重要的是,驻守此地的三川镇抚使周淮安,曾是李老将军旧部,为人刚正,或可信赖。且三川口远离朔方韩德海势力范围,高世玄的手一时也难以伸到如此偏远的军镇。”
赵琰眼中精光一闪:“周淮安……本王记得他。是个可用之才。墓老的意思是,我们先秘密转移至三川口,依托周淮安之力,一则养伤,二则暗中联络京中忠直之士,待时机成熟,再图回京?”
“正是。”墓老点头,“而且,三川口互市,各方势力耳目众多,或许……我们能从中听到些风声,甚至找到高世玄与外界勾结的新线索。”
这是一个稳妥而富有远见的策略。化明为暗,以静制动。
“好!就依墓老之计!”赵琰当即决断,“事不宜迟,今夜便动身!”
秘密转移的计划迅速制定。由墓老和几名绝对可靠的“守墓人”高手护送,利用夜色和密道,避开搜山队伍的耳目,绕行险峻小路,前往数百里外的三川口。
一路无话,历经数日艰辛跋涉,一行人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三川口镇抚使府。周淮安见到重伤初愈的靖王殿下,震惊之余,更是义愤填膺,当即表示誓死效忠,将赵琰和林小满秘密安置在镇抚使府后院一处极为隐蔽的跨院,严密封锁消息,对外只称是京城来的贵客养病。
暂时安顿下来,赵琰得以安心休养,伤势恢复加快。林小满则悉心照料,利用当地食材,精心烹制药膳,助他恢复元气。然而,表面的平静下,暗流依旧汹涌。赵琰并未真正休息,他通过周淮安提供的渠道,开始秘密梳理带回的证据,并尝试与京中可靠的宗室、将领取得联系。
但很快,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面前。高世玄在朝中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党羽遍布。仅凭他们手中这些来自北疆的账册信函,虽能指向韩德海乃至北漠,但要直接扳倒一位深得皇帝信任、手掌大权的国舅爷,证据链仍显单薄,极易被其反咬一口,诬陷为“边将构陷”。必须找到更直接、更确凿的,能证明高世玄中枢策划、通敌叛国的铁证!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之际,周淮安带来的一个消息,引起了赵琰的注意。
“王爷,近日三川口互市颇不平静。北漠退兵后,几个原本依附北漠、或保持中立的草原部落,如黑水部、白羊部、苍狼部的首领,都派了重要人物常驻互市,似在观望风向。据探子回报,这些部落因北漠新王阿史那惊雷手段酷烈、赋税沉重,已有离心之意,但又畏惧其兵锋,不敢轻易倒向我朝。若能争取到这些部落的支持,不仅能削弱北漠,稳定北疆,或许……还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关于北漠与朝中某人……私下交易的线索。”
草原部落?离心?私下交易?
赵琰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这些部落常年游走在北漠与大靖之间,与双方都有贸易往来,耳目灵通。高世玄若与北漠有勾结,军械钱粮的转运,很难完全避开这些地头蛇的耳目!若能争取到他们的信任,或许真能打开突破口!
然而,如何争取?赏赐?承诺?这些部落首领个个精明似鬼,不见兔子不撒鹰,空口白牙难以取信。武力威慑?眼下北疆新定,不宜再起刀兵。
正当赵琰沉吟之际,在一旁安静聆听的林小满,忽然轻声开口:“王爷,周将军,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两人目光同时转向她。
林小满眼神清澈,带着厨娘特有的务实:“这些部落首领,远离故土,驻留互市,最念想的,除了利益权势,恐怕还有一口……家乡的味道。尤其是能抚慰人心、联络情谊的美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汴京早餐合伙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