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的北京飘了场厚雪,京华嘉园门口的梧桐树枝裹着白霜,两处工地却透着井然的热闹 ——“焰锅居” 的红色招牌刚挂妥,穿黑色职业装的陈曼正拿着施工图纸,跟工人确认灯箱安装高度;隔着两条街的 “炙香铺” 里,李薇正蹲在吧台前,用软尺量着餐具摆放的间距。沈浩站在 “焰锅居” 门口,手里攥着两家店的运营方案,目光扫过临街的窗户,心里很是踏实 —— 早在装修启动前,他就通过猎头招好了整个服务团队,后厨师傅是从老字号火锅店挖来的,服务员和收银员也都是有两年以上餐饮经验的熟手,工资给的是市面一倍,面试时挤破了头,最后留下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专业人才,培训则交给了专门的餐饮管理公司,完全不用他和晓雅、苏晴分心课业。
“沈总,灯箱角度再调 5 度,晚上亮灯后能刚好照到人行道,吸引客流。” 陈曼转过身,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大衣,衬得她身姿高挑,眉眼间透着职场女性的干练。她手里拿着平板,上面是灯箱效果的模拟图,“后厨的羊肉卷切片机已经调试好了,明天冷链车到了,直接就能处理食材,不会耽误试营业。”
沈浩点点头,接过平板翻了两页:“辛苦陈店长,注意让团队今天把收尾工作做好,别留安全隐患。” 他的语气温和却带着老板的笃定,老灵魂的阅历让他比同龄人防备心更重,却也更懂得 “专业人做专业事” 的道理 —— 把运营交给陈曼和李薇这样的熟手,比他和晓雅、苏晴这些学生手忙脚乱强得多。
“沈浩哥!你看我拍的白菜!” 晓雅举着数码相机跑过来,鹅黄色的羽绒服上沾了点雪,她把相机屏幕凑到沈浩面前,里面是刚从老家运到冷链仓的白菜,叶片上还带着水珠,在镜头里透着新鲜劲儿,“我特意让仓管师傅等太阳出来的时候拍的,你说这样发在论坛上,大家会不会觉得咱们的食材很新鲜?”
沈浩接过相机,指尖碰到她冻得发红的手,赶紧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给她戴上:“拍得比我想的还清楚,晚上让运营岗的同事传到淘堡账号上,再配段你写的文案,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他翻着相机里的照片,有羊肉卷的特写,有铜锅的全景,还有晓雅自己画的小插画 —— 在照片旁边添了个笑脸,写着 “吃火锅暖乎乎”,心里泛起一阵软,前世他哪见过这样的场景,有人为了他的店,特意跟仓管约时间等太阳,只为拍一张食材照片。
晓雅立刻点头,把手套攥在手里,又往他身边靠了靠:“我听浩哥的!对了,晴姐刚才说,她跟李店长确认过了,老家的冷链车明天早上六点出发,中午就能到仓里,李店长会安排人清点数量,不用咱们跑一趟。” 她的声音软乎乎的,带着对沈浩的全然依赖,连说话都要时不时看他的反应,像只等着被夸的小雀。
沈浩抬头往 “炙香铺” 的方向看,苏晴正站在门口的雪地里,跟李薇说着什么。李薇穿了件米白色的羊绒大衣,头发挽成低髻,露出修长的脖颈,手里拿着个笔记本,听得很认真。他知道苏晴这几天没少忙,但都是幕后工作 —— 对接老家的冷链站和农户,把食材清单同步给两位店长,再跟财务对接预付款,从不用去店里盯现场,毕竟课业才是他们现阶段的重点,创业只是投资布局。
苏晴挂了电话,看到沈浩和晓雅在看她,赶紧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李店长说,叔那边已经把羊肉打包好了,每箱都贴了溯源码,到仓后会抽样检查新鲜度,没问题再配送到店里。” 她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这是这次的食材成本,比从批发市场采购低了 15%,陈店长刚才也跟我同步了‘焰锅居’的试营业备菜量,很合理,不会浪费。”
沈浩接过笔记本,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心里满是感激:“晴姐,辛苦你了,供应链这块多亏有你盯着。”
“不辛苦,都是跟店长配合着来,她们比我专业多了。” 苏晴笑着摇头,目光落在晓雅身上,见她正靠在沈浩身边看相机,眼里的笑意软了软,却又很快移开,“对了,你不是今天要去签盛达网络的协议吗?别耽误了时间,这里有陈店长和李店长盯着,肯定没问题。”
“好,那我先去,签完协议就回来。” 沈浩把相机递给晓雅,“你跟晴姐要是觉得冷,就去旁边的咖啡馆待着,不用在这儿等,有消息店长会跟我汇报。” 他又跟陈曼交代了两句 “注意保暖,让团队中午吃口热的”,才转身往地铁站走,黑色的大衣在雪地里留下一串沉稳的脚印。
陈曼看着沈浩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 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投资眼光和处事格局,比她之前遇到的老板都要厉害,只是想起面试时 HR 提过的 “沈总身边有两位重要的女士”,她很快收回目光,转身跟工人交代起灯箱的细节,语气又恢复了之前的干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回黄金年代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