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清晨来得格外早,才四点多钟,天边就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肖霄睁开双眼,第一时间摸向枕边那张已经有些磨损的照片——苏晨和晓梦的合影。这是他在漫长黑夜中最温暖的精神寄托。
“今天就要文化考核了。”他在心中默念,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苏晨微笑的唇角,晓梦圆溜溜的大眼睛。这两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此刻正在千里之外的上海等待着他。而上大学的名额,是他回到她们身边的唯一希望。
肖霄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同屋的知青。他点亮煤油灯,就着微弱的光亮,最后一次翻阅那些已经烂熟于心的复习资料。纸张因为反复翻阅已经变得柔软,边缘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
语文、数学、政治,这三门考核科目他都已经准备得相当充分。尤其是语文和政治,本就是他的强项。数学稍弱,但这几个月来在李卫东的帮助下,也有了长足进步。
“一定要考上,”他对自己说,“为了晨晨,为了晓梦。”
窗外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接着是轻轻的敲门声。肖霄打开门,看到李卫东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两个还冒着热气的窝窝头。
“就知道你醒了,”李卫东压低声音说,“吃点东西,空腹考试可不行。”
肖霄感激地接过窝窝头:“你怎么起这么早?”
“废话,今天是你大日子,我能睡着吗?”李卫东挤进屋里,关上门,“怎么样,紧张吗?”
肖霄咬了一口窝窝头,摇摇头:“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别这么说,”李卫东拍拍他的肩膀,“你肯定没问题。整个知青点就数你文化水平最高,这次抗洪抢险又立了功,名额非你莫属。”
肖霄苦笑一下。他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王建军有背景有关系,李红梅表现积极又是本地人,自己一个上海知青,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王建军那边...”肖霄欲言又止。
李卫东的脸色沉了下来:“我正要跟你说这个。昨天我看见他又往公社跑了,肯定是去找他那个副主任表叔。你得防着点,我听说他们可能会在考核中耍花样。”
肖霄点点头。这些天他也隐约感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气氛。有几个平时关系还不错的知青突然对他疏远了,看他的眼神也有些闪烁。显然,有人已经在暗中运作,试图影响考核结果。
“不管他们耍什么花样,我只要考出自己的水平就好。”肖霄平静地说。
李卫东叹了口气:“你啊,就是太老实。这世道,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得有关系。要不是老王头欣赏你,力荐你参加考核,恐怕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了集合的哨声。考核定在早上七点开始,地点在公社的大会议室。他们需要步行五里路才能赶到。
肖霄最后检查了一遍要带的文具——两支钢笔、一瓶墨水、一把尺子。这些都是他来东北时带来的,平时舍不得用,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
走出宿舍,清晨的凉风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一振。天空中朝霞绚烂,预示着今天会是个好天气。肖霄深吸一口气,感觉心中的紧张缓解了不少。
路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知青向着公社方向走去。大家都很沉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感。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肖霄!”一个女声从身后传来。
肖霄回头,看见李红梅快步走来。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干净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红梅同志,早上好。”肖霄礼貌地打招呼。
李红梅走到他身边,语气关切地问:“准备得怎么样?紧张吗?”
“还好,该复习的都复习了。”肖霄回答得有些拘谨。自从李红梅向他表白后,他就不知该如何与她相处了。
李红梅似乎看出了他的不自在,笑了笑说:“别紧张,你肯定没问题的。你的文化水平大家有目共睹。”
“谢谢,你也要加油。”肖霄客套地说。
李红梅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欲言又止。最终她只是点点头,加快了脚步:“那我先走了,考核场上见。”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李卫东凑到肖霄耳边低声说:“我看李红梅对你是真心的。其实她条件不错,你要是...”
“别胡说,”肖霄打断他,“我心里只有苏晨。”
李卫东耸耸肩,没再说什么,但眼神中明显带着不赞同。
到达公社时,大院已经聚集了不少知青。肖霄一眼就看见了王建军,他正和几个要好的知青谈笑风生,看起来信心满满。看到肖霄进来,王建军的笑容收敛了一些,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
“看来某人胸有成竹啊。”李卫东低声讽刺道。
肖霄没有接话,只是找了个角落安静地等待。他注意到有几个知青看他的眼神有些奇怪,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这让他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我在上海有个女儿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