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的春来得悄无声息,庭院里的兰草抽出了嫩黄的花穗,檐下的燕子衔泥筑巢,叽叽喳喳的鸣声驱散了冬日的余寒。马小丑的书房里,灯火依旧常常亮至深夜,只是近来,这灯火下的身影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沉重——苏玉婷深夜的告白,像一块巨石投进他的心湖,涟漪久久不散。
自那晚书房一别,马小丑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他不是不解风情的木头,苏玉婷这些日子的付出,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筹备婚礼时的面面俱到,到推行经济政策时的雷厉风行,再到说服乡绅支持兵工厂扩建时的据理力争,这个女子的干练、聪慧与执着,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他感激她的倾心相助,也欣赏她的磊落坦荡,可这份欣赏一旦掺杂了儿女情长,便成了烫手的山芋。
他最看重的,是林婉清。这位与他患难与共的妻子,温柔中带着坚韧,聪慧里藏着通透。从他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军官时,林婉清便义无反顾地跟着他,打理家事、协理政务,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她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最信任的知己,是他在这乱世中最安稳的港湾。他怎么能让她受委屈?怎么能因为另一个女人的心意,破坏两人来之不易的和睦?
可他也不忍伤害苏玉婷。那个在深夜里鼓足勇气表白的女子,眼神真挚而坚定,那句“我不在乎名分,只想留在你身边辅佐你”,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知道,苏玉婷不是贪图富贵权势的人,她的感情纯粹而炽热,是基于欣赏与敬佩的深情。若是直接拒绝,恐怕会寒了她的心,甚至可能让她愤然离开临城——临城的经济刚有起色,纺织厂、货运通道、贸易往来,哪一样都离不开她的打理。如今军阀割据,战乱频仍,临城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每一个人才都至关重要,他实在不愿失去这样一位得力助手。
连着三日,马小丑辗转难眠。处理政务时,眼前总会浮现出苏玉婷泛红的眼眶和林婉清温柔的笑容;夜深人静时,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书房里的对话,一边是道义与深情,一边是责任与赏识,让他左右为难。
第四日傍晚,处理完手头的公务,马小丑没有像往常一样留在书房批阅文件,而是径直走向了后院的庭院。此时林婉清正坐在廊下,手里拿着针线,趁着最后一丝天光缝补着他的旧军装。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鬓边的碎发被风吹起,平添了几分温婉。
看到马小丑走来,林婉清放下针线,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早?”她起身接过他脱下的外套,指尖不经意间触到他的手腕,察觉到他掌心的微凉,又道,“外面风大,是不是冻着了?我去给你倒杯热茶。”
“不用,婉清,”马小丑拉住她的手,声音有些干涩,“我有话想跟你说。”
林婉清察觉到他语气中的凝重,眼底的笑意淡了些,顺从地坐下,目光温柔地看着他:“什么事?你说吧,我听着。”
马小丑紧了紧握着她的手,指尖微微泛白。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缓缓开口:“婉清,前几日夜里,玉婷来找过我。”
林婉清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待着下文。她其实早有察觉,苏玉婷看马小丑的眼神,总是带着难以掩饰的欣赏与依恋;处理事务时,也总是不自觉地向马小丑靠拢;就连平日里送汤送水,也总是格外留意马小丑的喜好。只是她不愿多想,一来信任马小丑的品性,二来也珍惜与苏玉婷之间的姐妹情谊,更看重她为临城所做的一切。
“她……她跟我说,她喜欢我,想嫁给我。”马小丑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愧疚,“她说不在乎名分,只想留在我身边,辅佐我成就大业。婉清,我知道这很荒唐,也知道对不起你,所以我没有立刻答复她,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说完这番话,马小丑的心脏像是被揪紧了一般,他不敢去看林婉清的眼睛,生怕从她眼中看到失望、愤怒或是伤心。书房里的油灯不知何时被点亮了,昏黄的光芒映照着两人沉默的身影,庭院里的虫鸣声此刻显得格外清晰,却更添了几分尴尬。
林婉清沉默了许久,久到马小丑几乎以为她会发怒。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马小丑粗糙的掌心,脑海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最初听到这话时,心底确实掠过一丝酸涩——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全心全意对待自己?可这份酸涩很快就被理智取代。
她想起初见苏玉婷时的情景,那个穿着浅蓝色旗袍、眼神明亮的女子,站在纺织厂的机器旁,自信而干练地讲解着改良方案;想起水灾时,苏玉婷冒着大雨运送救灾物资,浑身湿透却依旧笑容满面地安抚百姓;想起兵工厂扩建遇阻时,苏玉婷挨个拜访乡绅,耐心劝说,舌灿莲花般化解了危机。这个女子,有着超出常人的智慧与魄力,更有着一颗赤诚之心,她为临城付出的一切,林婉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