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赵栓柱、王麻子的叛乱后,马小丑深知,乱世之中,民心向背才是基业稳固的根本。上一章叛乱之所以能迅速平定,除了部署周密,更离不开百姓暗中的支持——不少百姓察觉旧部异动后,主动向部队通风报信,为平叛提供了重要助力。这让马小丑更加坚定了“以民为本”的信念,他当即召集核心幕僚,明确提出:“部队是保境安民的屏障,百姓是部队生存的根基,唯有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我们的势力才能真正扎根,才能谈及后续的发展。”
随后,马小丑推出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惠民举措,从百姓最关心的土地、税收、治安、教育等方面入手,逐一解决多年来的沉疴顽疾。
临城及周边乡镇,长期被赵老歪及其勾结的豪强劣绅把持着大量土地,许多农民祖祖辈辈租种地主的土地,收成的七成以上都要上交地租,遇上灾年更是颗粒无收,只能卖儿卖女抵债。马小丑掌权后,第一道惠民令便是“清丈土地,均田分地”。他下令没收赵老歪及其党羽、拒不配合的豪强劣绅的土地,登记造册后,按照“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为了确保分地公平公正,马小丑专门成立了由士兵、乡绅代表、普通农民组成的“分地委员会”,亲自带队下乡,逐村逐户核实土地情况。在临城县郊的张家庄,农民张三祖孙三代都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一家人挤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常年吃不饱饭。当分地委员会将一纸地契交到他手中时,张三捧着地契,双手颤抖,泪水夺眶而出:“马司令,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地了!”他当即跪在地上,对着马小丑磕了三个响头,周围的农民也纷纷跪倒,齐声高喊:“感谢马司令!”
分地之后,马小丑又推出了“轻徭薄赋”政策。他将农业税从原来的五成降至一成五,遇上天灾人祸,直接减免当年税收;对于商户,取消了赵老歪时期的苛捐杂税,只收取少量营业税,鼓励百姓经商置业。临城县城的商户李四,之前被赵老歪的手下频繁勒索,生意难以为继,差点关门大吉。新政实施后,他的税负减轻了大半,生意逐渐红火起来。李四激动地对同行说:“以前是赚多少都要被刮走,现在能实实在在赚到钱,这都是马司令给的好日子啊!”
治安方面,马小丑加大了对匪患、盗贼的打击力度。他抽调精锐士兵,组成专门的治安巡逻队,日夜在城乡巡逻,同时鼓励百姓举报不法分子,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之前,临城周边山区常有土匪出没,他们打家劫舍、掳掠妇女,百姓苦不堪言。马小丑亲自率领部队进山清剿,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彻底铲除了盘踞在山区的三股土匪,活捉匪首,解救了被掳掠的百姓。为了震慑不法分子,马小丑将匪首在县城广场公开处决,张贴告示,严明法纪:“凡作恶者,无论身份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凡守法者,我们必全力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
此举之后,临城的治安状况焕然一新。以前晚上城门一关,百姓就不敢出门,如今即便深夜,市集附近依然有行人往来;以前商户担心货物被抢,不敢囤积货物,如今店铺里琳琅满目,生意兴隆。张家庄的村民张大爷感慨道:“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安稳的日子!晚上睡觉不用插门,出门不用担心被抢,这都是马司令给我们带来的太平啊!”
除了物质层面的保障,马小丑还注重民生教化。他下令在县城和各乡镇创办“惠民学堂”,聘请有学识的先生任教,让穷苦人家的孩子免费上学。他常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只有让他们读书识字,明辨是非,国家才能强盛,百姓才能长久安宁。”在县城的第一所惠民学堂开学那天,马小丑亲自到场,为孩子们赠送笔墨纸砚,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将来用知识报效家乡,守护这片土地。”许多百姓带着孩子来报名,看着孩子走进学堂,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马小丑还十分重视民生疾苦,他规定,部队士兵不得欺压百姓,若有违反,军法处置;同时,在县城设立“民情信箱”,百姓有任何困难或建议,都可以写信投递,他会亲自批阅,逐一解决。有一次,城西的百姓反映,村里的灌溉水渠年久失修,雨季积水,旱季缺水,影响庄稼收成。马小丑看到信后,当即下令调拨物资和士兵,帮助村民修缮水渠。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水渠修缮完毕,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疏通了积水,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旱涝灾害。为了感谢马小丑,村民们自发地制作了一块“为民解忧”的牌匾,敲锣打鼓地送到军营。
一系列惠民举措的推行,让马小丑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日益高涨。百姓们都说:“赵老歪在位时,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让我们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马司令来了之后,分土地、减赋税、除匪患、办学堂,桩桩件件都为我们百姓着想,他就是百年难遇的好官,是我们真正的衣食父母!”这样的赞誉,在临城的街头巷尾流传,甚至传到了周边的固县、南和县、清河县,不少周边的百姓也纷纷慕名而来,投奔临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