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临安谍影
独松关的晨雾刚散,我便召集众将议事。谷地里的练兵声此起彼伏,石敢当正带着骑兵队演练马上突火枪,铁弹穿透草人心脏的闷响不绝于耳。“李信,”我将一面“练兵都监”的令牌递给他,“溪口的训练就交给你,三才阵和突火枪的配合,务必练到炉火纯青。”李信双手接牌,甲胄上的霜花簌簌落在地上:“将军放心,三个月后,定给您一支能横扫元军的铁骑。”
雷诺已带着21个骑兵大队在关外列队,马蹄踏过结霜的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我翻身上马,“断水”剑的剑鞘在晨光里泛着冷光:“目标临安,审奸细,挖内鬼!”六女紧随其后,吴燕殊的银狐窜在马前,鼻尖不停嗅着风里的气息,像是在辨认前路的蛛丝马迹。
午时抵达临安城,城门守卫见是我们,立刻推开沉重的木门,门轴转动的声响里,混着城内隐约的吆喝声。陈虎已在府衙前等候,他身后的木桩上捆着三个汉子,都是前些日子抓到的奸细,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显然受过刑却仍不肯招供。
“将军,这三个硬得很。”陈虎递过卷宗,纸上的墨迹洇着血痕,“张老三招了些皮毛,说城里有个‘耳东会’,专替元军传递消息,可问他头目是谁,就装死。”我走到木桩前,剑鞘挑起一个奸细的下巴,他眼里满是桀骜:“南蛮休想从我嘴里掏出一个字!”
“是吗?”我对王婉婉点头,她立刻从药箱里取出个小瓷瓶,倒出三粒黑色药丸,“这是阿黎配的‘真言散’,吃了之后,再硬的嘴也能撬开。”药丸刚凑近奸细的嘴,他突然剧烈挣扎,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竟是咬碎了藏在牙里的毒药。
另外两个奸细也想效仿,却被黄丽的箭射中手腕,短刀当啷落地。“给他们灌解药!”我厉声喝道,阿黎立刻上前,用银针刺破他们的人中,又灌下解毒汤。折腾了半个时辰,两个奸细终于缓过劲,眼神涣散地瘫在地上。
“说,‘耳东会’的据点在哪?”我蹲在他们面前,声音压得极低。一个奸细哆嗦着开口:“在……在城西的杂货铺,老板姓胡,是……是大都派来的……”另一个则供出更多:“每个村子都有眼线,卖粮的、修鞋的、甚至……甚至庙里的和尚,都是!”
陈虎听得目眦欲裂,拳头捏得咯咯响:“这群狗东西,竟藏得这么深!”我却按住他的肩:“不急,先让吴燕殊去探探。”
吴燕殊早有准备,她带来的竹笼里装着十几种小动物:银狐、信鸽、苍鹰,甚至还有几只训练过的小白鼠和蜥蜴。“银狐嗅觉灵,负责跟踪地痞恶霸;信鸽盯杂货铺,看谁往那送东西;小白鼠钻缝,查密室;蜥蜴爬墙,探高宅。”她打开笼门,小动物们立刻四散而去,银狐蹭了蹭她的手心,像在领命。
接下来的三日,临安城成了动物们的战场。银狐在城西的胡同里追踪一个瘸腿地痞,那家伙每天都往张老三的旧宅跑,夜里则翻墙进一家粮铺,与掌柜的交头接耳。信鸽传回的消息显示,城西杂货铺的胡老板每天都要关店半个时辰,出来时总背着个鼓鼓的麻袋,往总督府方向去。
最惊人的是小白鼠的发现。一只灰鼠钻进城南王记布庄的地窖,竟从里面拖出块绣着狼头的布料——那是元军斥候的记号。陈虎带人突袭布庄时,掌柜的正往布卷里塞密信,信上写着“独松关练兵,骑兵三千”,墨迹还未干。
“每个村子都有眼线,这话不假。”吴燕殊铺开地图,上面已用朱砂标出二十多个红点,“卖粮的克扣难民,实则在统计各村人口;修鞋的总问士兵的靴底磨损,是想算咱们的行军里程;连城东的王婆,每天给伤兵送汤,都在打听独松关的布防。”
我盯着地图上最密集的区域——原元军都府附近。那里自收复后便一直空着,只留了几个老弱守卫,按理说不该有动静。“这里不对劲。”我指尖点在都府侧门的位置,“派银狐去看看。”
当晚,我带着六女潜至都府墙外。月光透过老树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墙内静悄悄的,只有虫鸣。吴燕殊吹了声口哨,银狐立刻窜过墙角的狗洞,片刻后传来轻叫——发现异常了。
我们翻墙而入,银狐正蹲在一座假山前,对着石缝低吼。假山看着寻常,石缝里却隐约透出微光。吴燕殊取出个小陶罐,放出十只小白鼠,鼠群顺着石缝钻进去,很快便有一只回来,爪子上沾着点黑色粉末。“是火药灰。”雷芸捻起粉末闻了闻,“里面有人用火铳。”
白砚抽出短剑,在假山石上敲了敲,某处发出空洞的回响。我们合力推开石块,后面竟露出个丈宽的洞口,一股霉味混着火药味扑面而来。“我去看看。”黄丽搭弓上箭,率先钻了进去,箭簇在黑暗中闪着冷光。
洞里别有洞天。一条石阶通向地下,两侧的火把照亮了岩壁,上面竟凿着通道图,标着“粮仓”“军械库”“议事厅”。走到尽头,豁然开朗——一个能容纳上千人的天然山洞里,数百个元军斥候正围着木桌忙碌,有的在整理情报,有的在往箭杆上刻记号,角落里堆着的火铳足有上百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