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再探武士头
(一)复归故地,重入幽洞
卯时的江雾还未散尽,船队已按昨日指令驶出神女溪,十艘大船的白帆在晨光里泛着淡金,三十艘快船如银箭般划破水面,向着长江与巫峡的交汇处驶去。刘云立在“破浪号”船头,望着船队渐渐汇入主航道,对身旁的六位女将道:“该走了。”
吴燕殊吹了声口哨,七只青鸾鸟从船尾的密林里振翅而来,翅膀带起的风卷得江雾四散。众人跨上鸟背时,阿黎突然想起什么,从药篓里掏出油纸包:“昨晚烤的鹿肉干,探洞时可以当干粮。”黄丽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捣药磨出的,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白。
大鸟升空后,很快便飞到武士头山的上空。昨夜离开的山顶依旧笼罩在薄雾里,那两座形似眼睛的巨石山在晨光里更显威严,石缝间的野草挂着露水,像武士睫毛上的泪。“按昨晚的路线走。”刘云示意大鸟降落,脚刚触到地面,就听见草丛里传来窸窣声——是那两只大白狐,嘴里叼着新鲜的野兔,显然是在等他们。
“小家伙们倒是机灵。”雷芸笑着摸了摸狐狸的头,对方蹭了蹭她的手心,放下野兔跑向山洞方向。众人紧随其后,李白砚从背包里取出火把,黄丽则检查着腰间的短刀,刀刃在晨光里闪着冷光。再次进入那处形似鼻孔的山洞时,岩壁上的盐渍还带着昨夜的湿痕,小白鼠留下的脚印从洞口一直延伸到深处,像串细碎的珍珠。
(二)剑启玄机,石开秘道
来到刻着八卦图的石壁前,刘云举起玄阴剑,剑鞘上的七星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幽光。“按昨晚的法子再试一次。”他对黄丽和雷芸道,两人分别握住赤阳剑与清霜剑,剑柄的鲛绡在掌心微微发烫。三柄剑重新插入巨石的凹槽时,石面突然浮现出淡淡的刻痕——竟是三行古篆,分别对应三剑之名:“玄阴主水,赤阳主火,清霜主风”。
“原来不是剑招,是属性。”李白砚提笔将文字记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洞里格外清晰。刘云深吸一口气:“顺时针转三圈,引阳气;逆时针转三圈,聚阴气。”话音刚落,三人同时转动剑柄,玄阴剑的凹槽里渗出细密的水珠,赤阳剑周围的空气渐渐发烫,清霜剑则带起阵阵微风,吹得火把的光忽明忽暗。
“往下按!”刘云低喝一声,三人同时发力。只听“咔”的一声轻响,巨石竟缓缓下沉,露出下方的石阶——石阶由青灰色岩石铺成,每级台阶上都刻着小小的剑纹,像是无数把迷你宝剑嵌在石中。吴燕殊用脚试了试台阶的稳固性,回头道:“看来是通往武士‘目’的深处。”
下行时,石阶两侧的岩壁越来越湿润,火把的光映出壁上的壁画:有武士挥剑斩蛇,有盐工煮盐祭天,还有船队顺江而下的场景。阿黎突然停在一幅壁画前,火把凑近了才看清,画中武士的腰间挂着九柄剑,剑穗的样式与他们找到的三柄一模一样。“周武王伐纣时的宝剑。”她轻声道,指尖拂过壁画上的剑鞘,“传说他得胜后,将九柄镇国剑藏于天下险地。”
(三)左目探秘,再得三剑
石阶尽头是个岔路口,两条石阶一左一右向上延伸,像武士眼中的两道血丝。“先探左边。”刘云示意众人向左,石阶向上倾斜,走了约六百多米后,前方豁然开朗——一个宽敞的石洞呈现在眼前,洞顶的钟乳石如倒挂的利剑,地上的石笋则像林立的枪矛。
“难道是尽头?”雷芸举着火把四处查看,火光扫过右侧石壁时,突然照出个熟悉的图案——正是与入口处一样的阴阳鱼八卦图。刘云抽出断水剑,剑尖顺着阴阳鱼的交界线画了道弧线,石壁应声向两侧分开,露出个椭圆形石洞,洞中央的巨石凹槽里,赫然插着三柄剑。
这三柄剑比之前的更显古朴:最左边的剑身长四尺,剑鞘是深棕色的,上面嵌着二十八颗铜珠,像天空的星宿,拔出时剑身在火光下泛着蓝光,剑脊刻着“镇岳”二字;中间的剑稍短,鞘上缠着青铜锁链,链环相扣,晃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剑身呈暗红色,刻着“裂江”;最右边的剑鞘是黑色的,点缀着银色的云纹,剑身薄如纸,却透着刺骨的寒意,刻着“穿云”。
“凹槽附近有图刻!”李白砚指着巨石侧面,只见上面刻着三人舞剑的图案:一人举剑指天,一人横剑护胸,一人收剑于腰,动作连贯如流水。“雷芸、黄丽、王婉婉,你们按图中轨迹试试。”刘云话音刚落,三女已站定位置,雷芸握镇岳剑指天,黄丽横裂江剑护胸,王婉婉收穿云剑于腰,同时顺时针转动半圈。
巨石突然发出“轰隆”声,缓缓上升一米多,露出下方的石阶。刘云率先跃下,洞底仅高三米,火把照处,发现又是条通道。三人拔出剑紧随其后,走了约十几分钟,通道尽头再次出现八卦图石壁。刘云依样画葫芦,石壁打开后,露出段向上的石阶,登上石阶,果然又是个椭圆形石洞——与左目对称,想必是右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