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兵发交趾 4. 整军九连山
(一)屯兵汇报,精锐点将
九连山的晨雾裹着松脂香,郭虎的军帐前已列好两排亲兵。他踩着露水迎上来时,甲胄上还沾着草屑,手里的账本被汗水浸得发皱:“将军!九连山五万三千,莲花山五万七千,合计十一万兵马,粮草够吃到明年开春!”
刘云接过账本,指尖划过“猪存栏八千头”的字样,突然笑了:“去年冬天你说要让弟兄们顿顿有肉,看来没吹牛。”郭虎挠了挠头,扯开衣襟露出腰侧的伤疤:“为这伤疤,末将跟炊事营赌了三回——现在他们天天琢磨新菜谱,说要让猪肉罐头比潭州的鱼罐头还香。”
帐内的沙盘上,岭南地形被标注得密密麻麻。刘云用木杆点向深圳方向:“挑两万骑兵,按特战编制整编成两百个大队,二十个小阵,两个大阵。”木杆顿了顿,在沿海线上划出道弧线,“沿途清剿匪患,遇着元军斥候不必纠缠,留活口问出广州布防就行。”
郭虎突然拍响桌子:“上个月截了艘元军货船,从船长嘴里掏出个消息——他们在大鹏湾藏了二十艘战船,说是要堵咱们去崖山的路!”他指着沙盘上的礁石群,“末将早派水性好的弟兄摸过,那些船的底舱全是烂木,一炮就能打穿!”
“龙南、定南、全南、寻乌各派一个小阵。”刘云在四个地名上各画了个圈,“每阵一千人,十个大队,步骑各半。”他抬眼看向郭虎,“新兵送回屯兵基地,告诉教头们,三个月内练不出能拉弓的力气,就自己去喂猪。”
郭虎抱拳时,甲胄碰撞的声响震落了帐顶的蛛网:“末将这就去点兵!保证让深圳的匪患知道,九连山的铁骑不是吃素的!”帐外突然传来马蹄声,亲兵来报,安远的骑兵已过梅州,正往惠州赶——魏晨派来的信使,正举着密信在帐外候着。
(二)十三阵编,金助屯垦
次日的校场上,十一万兵马列成的方阵如绿色海洋。刘云站在高台上,看着士兵们甲胄上的晨光,突然扬声道:“按战力分十三阵!末尾三阵,去围山养猪!”
台下顿时响起骚动。第三十三大队的阵主王奎涨红了脸,他的队伍上个月考核垫底,此刻手里的长枪攥得发白:“将军!给末将一个月!不进前十,我带头去喂猪!”刘云扔下去一箱金子,箱盖在地上弹开,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这不是罚,是让你们当后勤功臣——三个月后,要是猪肉不够全军吃,我亲自去给你们喂猪。”
郭虎把三箱金子往王奎等三个阵主面前一推:“每箱一百斤,买猪崽,雇兽医,不够再找我要。”他突然压低声音,“后山发现个温泉,你们试试用温泉水杀猪褪毛,说不定能省柴火。”王奎的脸渐渐舒展,突然单膝跪地:“末将保证,让弟兄们冬天都能吃上热乎的腊肉!”
整编后的队伍里,十个主力大阵开始演练。刘云与李白砚分站东西两侧,她挥旗时,风后大阵的阵纹突然泛起微光,士兵们的脚步踏在青石板上,竟踏出“咚、咚”的鼓点——与油山的阵法隐隐呼应。“天枢位再靠左三尺!”李白砚的声音裹着内力传开,最前排的士兵突然变换脚步,阵形瞬间缩成个铁桶,将演练的稻草人围得密不透风。
七星剑阵的教练更显凌厉。吴燕殊的剑穗在阳光下划出银弧,七个女兵随着她的口令变换位置,剑尖的寒光在地上织成北斗形状。“这招‘玉衡绞’要快!”她突然收剑,剑穗扫过个走神的士兵手腕,“去年在梅关,就因这步慢了半拍,三个弟兄没能回来。”士兵们的呼吸顿时屏住,再不敢有丝毫懈怠。
夕阳西斜时,王奎带着三个阵主来辞行。他们的队伍已换上屯垦的布衣,手里的锄头擦得锃亮。“将军,”王奎的声音有些发哑,“末将把最好的弓手都留给了主力,等猪肉丰收,一定给您送两扇最肥的!”刘云望着他们消失在山路拐角的背影,突然对郭虎说:“给他们送十门小炮,围山时防着野兽——别让猪没养成,倒成了老虎的口粮。”
(三)大鸟添丁,铁锭传书
吴燕殊的呼哨刚过,九连山的山谷里就腾起片黑影。三十只大鸟驮着铁锭归来,翅膀带起的风卷得校场的旗帜猎猎作响。她刚掏出鱼干,突然愣住——鸟群里多了十几只灰褐色的雏鸟,正挤在成年鸟的翅膀下抢食。
“是附近大山里的。”吴燕殊抚摸着只雏鸟的绒毛,它的喙上还沾着松脂,“它们闻着鱼味来的,看来是想入伙。”刘云数着鸟群,正好六十七只,突然笑了:“六十大鸟去信丰,七只留下送信。”他提笔写了封短信,塞进竹筒绑在鸟腿上,“告诉李山,铁锭要淬过钨砂的,军器监等着造重炮。”
大鸟群起飞时,吴燕殊往桃江里扔了块特制的饼。水面突然翻起银浪,成千上万的鲤鱼跃出水面,跟着鸟群往信丰方向游——是她用秘方引来的,既能给大鸟加餐,又能让鱼群搅乱元军的水路探子。“这些鱼够它们飞三天的。”她望着远去的鸟影,裙摆上还沾着鱼鳞,“去年用这法子,在桃江堵住过五个想潜水逃跑的元军细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