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兵发广西 2. 血洗漓江
(一)斥候潜桂林,夜探血河踪
漓江边的芦苇荡在夜色中起伏,像一片墨绿色的浪。李铁的斥候们踩着湿滑的泥地,蓑衣下摆扫过草叶,带起的水珠在月光下闪成碎银。第三小队队长阿柴将腰间短刀的穗子塞进腰带——那穗子是纳西族姑娘用雪山羊毛编的,此刻却被他攥得发潮。刀鞘内侧,用阳气石粉末画的东巴文符咒正微微发烫,这是木罗长老特意嘱咐的,说能屏蔽邪祟的感知。
“记住,先摸布防,再找阵眼。”阿柴压低声音,指尖划过城墙的方向。桂林城的轮廓在夜色中像一头伏卧的巨兽,垛口上的火把明明灭灭,将守军的影子投在城砖上,忽长忽短。城墙下的排水口散发着腐臭,混杂着粪便、烂肉和不知名的腥气,阿柴深吸一口气,率先钻了进去。污水没过膝盖,冰凉刺骨,脚下不时踢到圆滚滚的东西,他不用看也知道,那是被丢弃的骸骨。
副将阿吉紧随其后,腰间的铜哨用布裹着,避免碰撞出声。他在黑暗中数着城墙上的火把:“五十步一盏,换岗时会低头点烟,有三息空当。”话音刚落,城头传来守军的咳嗽声,接着是铁器碰撞的脆响,果然有两个身影在火把下交接,脑袋凑在一起嘀咕着什么,视线暂时离开了城墙内侧。
“走!”阿柴打了个手势,三人如狸猫般贴着墙根滑行。墙砖上长满青苔,湿漉漉的,蹭得手心发痒。穿过第一条巷弄时,阿柴瞥见墙角堆着几具草席裹着的尸体,席子破洞处露出枯瘦的脚,脚趾甲缝里还嵌着泥。第二条巷弄飘着纸钱,风卷着纸灰粘在他们的蓑衣上,像一群灰色的蝶。
前方突然传来拖拽声,十几个元军正押着百姓往城北走。被绑的百姓里有白发老者,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个约莫十岁的少年,正拼命挣扎,却被元军用刀柄砸在背上,闷哼一声弯下腰。阿柴的手攥紧了刀,刀鞘上的符咒烫得像火,他示意两人蹲下,借着墙根的阴影跟了上去。
百姓被推进一座爬满黑藤的破庙,庙门楣上刻着扭曲的符文,像是用鲜血画的,风一吹,符文边缘竟微微蠕动。阿柴趴在窗台上,窗纸破了个洞,正对着庙里的景象:黑袍人站在供桌前,手里的骨刀泛着冷光,刀身刻满了细小的沟槽,隐约能看见暗红色的污渍。他抓住一个妇人的手腕,骨刀轻轻一划,鲜血便顺着沟槽流进地面的凹槽,在青砖上汇成蜿蜒的小溪,最终注入供桌下的暗洞。
“阵眼在庙下。”阿柴在掌心写了个字,指尖的泥蹭在皮肤上,有点痒。他示意阿吉原路回报,自己则带着另一名斥候绕到庙后。庙后的老槐树枝桠扭曲,像无数只伸向天空的手,枝上挂着的尸体被风吹得摇晃,干瘪的皮肤贴在骨头上,眼眶黑洞洞的,正对着他们的方向。
“这树……在吸血。”斥候的声音发颤,他用刀挑开树根处的泥土,黑如墨的土块里渗出暗红色的汁液,滴在刀面上,竟“滋滋”地冒起白烟。阿柴摸出火折子,吹亮的瞬间,火光映出地下蔓延的根系——那些根须竟泛着淡淡的红,像无数细小的血管。“至少上千人,”他咬着牙,从怀里掏出布防图,蜡封拆开时发出轻微的脆响,“把破庙地基标出来,尤其是供桌的位置。”
三更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阿吉已摸回漓江边的军营。他掀掉蓑衣时,浑身的污水顺着衣角淌在地上,在帐篷里积成一小滩。“桂林城内元军五千,骑兵两千守东西门,步卒三千驻街巷,”他摊开阿柴画的草图,破庙的位置被红圈标得格外醒目,旁边用小字注着“地下石室深三丈,沟槽通漓江”,“黑袍人带着三百教徒,个个腰间挂着颅骨碗,说要在明日午时借水脉重开血河阵。”
我摩挲着归一剑的剑柄,剑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剑鞘上的红绸被夜风吹得飘动。“难怪江水腥得像血,”我望向漓江的方向,水面泛着诡异的磷光,“他是想借漓江水灵养邪。”段沭雪的龙鳞佩突然烫起来,她将玉佩贴在掌心,眉头微蹙:“破庙下的石室里,有无数冤魂在血水中沉浮,黑袍人正用咒语逼它们凝聚成雾,那些雾气……在往桂林城的方向渗。”
“明日辰时,玉龙剑阵起于象鼻山。”我站起身,帐外的风卷着桂花香飘进来,却压不住隐约的血腥味,“让阿柴他们撤回来,今夜养精蓄锐,明日卯时三刻,吃罢早饭便出发。”
(二)象鼻起剑阵,碧水破邪踪
天刚蒙蒙亮,象鼻山顶的露水已打湿了鞋面。我握着归一剑站在最前,十二位女子分立两侧,十三柄短剑的剑尖在晨光中闪着银辉,齐齐指向桂林城的方向。山下的漓江水泛着暗沉的红,像一匹被血浸透的绸缎,水面漂浮着油状的泡沫,风过时,泡沫破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腥气,隐约还能听见细碎的泣声,顺着水流淌来。
“卯时三刻,将士们已饱餐。”李铁从山腰上来,甲胄上沾着草叶,“郭龙的骑兵在东门列阵完毕,赵虎的步兵也在西门架好了云梯,就等您的号令。”他话音刚落,远处传来公鸡的啼鸣,一声接着一声,在山谷里回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剑照汗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